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骨不连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发生骨不连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9年03月我院行后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且骨量正常患者119例,术后随访12-19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最终将具有完整术前及术后随诊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共74例纳入样本量。通过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观察椎体骨不连现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术前椎间盘完整性、伤椎置钉情况、术后骨折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术后椎体发生骨不连现象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术后椎体不连现象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7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术后发现椎体骨不连现象,发生率为54.05%;35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术前的椎间盘完整性、椎体压缩程度以及术后骨折的撑开复位情况、伤椎置钉情况与椎体骨不连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患者的BMI指数、性别、年龄及术前矢状面Cobb角与椎体骨不连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椎间盘完整性是影响术后椎体骨不连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结论:术前椎间盘完整性,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是单节段骨量正常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椎体骨不连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社区周边实体店不会消失,因为他符合人们的消费场景,因此颠覆很难,只能融合。“互联网+”的出现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商业本质,尤其是对社区O2O这个行业
在危机环境下,企业如何辨析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企业可持续和皆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某款国产中吨位叉车机外辐射噪声严重超标的现状,应用试验方法进行噪声源识别,并计算各主要噪声源的声能占比。根据噪声源识别的基础,分别对发动机机体辐射噪声、排气噪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下侧-直入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的成功率、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年龄≥60岁,ASAII-III级,拟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蛛网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