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发生骨不连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9年03月我院行后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且骨量正常患者119例,术后随访12-19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最终将具有完整术前及术后随诊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共74例纳入样本量。通过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观察椎体骨不连现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术前椎间盘完整性、伤椎置钉情况、术后骨折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术后椎体发生骨不连现象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术后椎体不连现象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7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术后发现椎体骨不连现象,发生率为54.05%;35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术前的椎间盘完整性、椎体压缩程度以及术后骨折的撑开复位情况、伤椎置钉情况与椎体骨不连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患者的BMI指数、性别、年龄及术前矢状面Cobb角与椎体骨不连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椎间盘完整性是影响术后椎体骨不连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结论:术前椎间盘完整性,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是单节段骨量正常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椎体骨不连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