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自旋目标抓捕任务中的动力学与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90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学理论研究的日益丰富,人类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对空间的探索越来越多,对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确保航天器在轨稳定的运行十分关键,利用空间机器人进行在轨服务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航天领域某项目,以对空间自旋目标抓捕任务为研究背景,开展了空间机器人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抓捕机构的设计建模与仿真、抓捕过程中的碰撞动力学仿真分析、减轻碰撞力对机械臂构型及空间机器人系统状态影响的控制、对抓捕前抓捕机构起旋与捕获后对目标消旋的稳定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空间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于空间机器人系统建模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单臂空间机器人一般的系统组成。其次,推导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空间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对于抓捕机构系统建模进行研究。采用四指欠驱动机械手的设计,以腱-滑轮的工作模式作为系统的传动机构。首先,介绍了欠驱动机械手指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其次,推导了欠驱动手指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仿真分析了单指的运动特性。对于空间自旋目标抓捕过程中的碰撞进行研究。首先,给出抓捕对象的动力学模型。其次,根据上文所设计的抓捕机构的运动规律与抓捕对象的特点设计碰撞检测算法,通过赫兹接触力模型对碰撞力进行描述。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碰撞对系统的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机械臂施加阻尼控制以保证机械臂快速平衡的达到稳定状态。对于捕获过程中的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首先介绍了工作原理,根据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控制器,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其次,通过仿真分析控制器参数选取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与经典的PD控制进行比较。最后,给出了该控制器在捕获后复合体控制上的应用实例。
其他文献
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的沉陷区及废弃地,亟待进行土地复垦,而土壤改良是土地复垦的关键和基础。我国煤炭开采大多集中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经过采煤扰动后土地极度退化,自然恢复困难,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是目前土地复垦主要的研究方向。人工恢复的关键点是对土壤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微生物功能群,进而提高人工恢复的效率。综述了生物改良内涵,分析了矿区土壤改良的影响因素,植被恢复和微生物修复对土壤改良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高速公路的事故数也在逐年增加。最常见的事故是多车追尾相撞,并同时伴有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行器能够在变化很大的飞行环境(马赫数、高度等)下和在执行多种任务(如起降、巡航、机动、盘旋、攻击等)时始终保持良好性能成为了新的挑战。形状记忆
电控旋翼(也称无自动倾斜器旋翼)是本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旋翼系统.它用电缆取代机械操纵杆系及液压助力系统,利用嵌入桨叶的电作动器驱动伺服襟翼来代替自动倾斜器实现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抄表方式逐渐走向智能化。目前抄表方式主要分为有线抄表和无线抄表。由于有线抄表系统存在着前期布线成本高,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文对户用仪表
空间驱动机构是空间飞行器机构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其设计方法和具体工程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其中带有大惯量负载的空间驱动机构越来越多,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与纳米加工、测量技术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业生产对物理实体几何尺寸的加工和测量精度要求都发展到了微/纳米级。因此对加工和测量环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越来越高,转子系统的工作转速一般都在系统的临界转速之上,转子在接近和通过临界转速时,系统都会发生很大的振动,为减小转子系统的振动一般都会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