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昌晒烟“黑老烟”是我国最著名的晒红烟之一,具有极佳的烟叶品质,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的栽培经验很多。但在以烤烟为主料烟的当今,晒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相应的研究造成原有的优良品种退化,育苗技术、肥料施用、成熟采收及调制等技术没有相应改进,烟叶品质下降。为适应当今低焦油卷烟生产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收集了广昌县四个乡镇的当地晒烟品种:驿前晒烟、赤水晒烟、头陂晒烟、杨溪晒烟,比较研究后认为它们分属于铁赤烟、木勺烟、柳叶烟三种类型。各类晒烟具有各自的特点,都是优良的晒烟品种。2、通过常规育苗和漂浮育苗比较,发现漂浮育苗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培育的烟苗素质高,抗逆性强;最后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化学成分协调。3、在地膜覆盖栽培下,晒烟的氮用量为18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范围内,晒烟的产量不断增加,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差异不明显,产值也不断增加;但最高的施氮量(270 kg/hm2)造成叶绿素含量过高,不利于烟叶的田间落黄成熟和在调制过程中的变黄,对烟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4、不同氮、磷肥用量试验表明,在植烟土壤肥力不高的条件下,不施氮或不施磷对晒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都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氮磷钾都不施用时,烟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晒烟栽培必须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使烟株生长发育正常,产量高、品质好。5、比较了扣心打顶、现蕾打顶和初花打顶三种打顶方式的效果,发现传统的扣心打顶易使烟株增大患青枯病的机会,初花打顶由于打顶时间晚,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流入生殖器官,会显著降低上部叶烟碱的含量,减少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因此,晒烟打顶时间以现蕾打顶效果最好。6、对上、中部叶三个不同采收成熟度的试验表明,烟叶产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均价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的总氮、烟碱和钾的含量增加,色素的含量降低;总糖的变化中部叶和上部叶不一致,上部叶为BM3>BM2>BM1,中部叶为BM2>BM3>BM1。7、在4种采收方式(T1:下部叶提前5~7天采收,采收顺序下、上、中;T2:下部叶和上部叶一起采收,采收顺序上下、中;T3:下部叶和中部叶一起采收,采收顺序上、中下;T4:当地常规采收,采收顺序上、中、下)中,产量和产值都以T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T4处理居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的为T1处理(上中部叶),说明提前采收下部叶有利于提高中、上部烟叶的含糖量。而下部在田间停留时间越长其K含量越低。8、在4种调制方式(T1:常规晾制,T2:先晾后晒,T3:先晒后晾,T4:烟折晒制)中,先晾后晒和烟折晒制可以缩短调制时间;晒制有助于降低烟叶中TSNA等有害成分,提高烟叶的品质;综合考虑产值,以处理3(先晒后晾)和处理4(烟折晒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