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管制理论的发展与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管制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迅速发展起来。英、美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制会计理论框架,制定了有法律效应的管制会计准则。通过该类会计准则对垄断行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和约束,管制机构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获得了垄断行业真实的会计信息,实现对垄断企业在价格、成本等经济因素方面的有效管制,以此提高产业内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利用,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私自确定商品市场价格。避免资源配置以及消费者由于收入再分配而受到的损害。
我国电网企业属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随着建设的不断成熟,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也从原有的管制进入到了放松管制阶段。为获得电网企业的有效会计信息,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电网企业管制会计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我国管制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多数学者一直认为管制会计是各种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从而忽视了管制会计自身的理论框架研究。
本文以管制经济学、财务会计学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电网企业管制会计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影响管制会计的环境出发,分析了管制会计目标以及要素的设置;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下,针对决定电价的三大主要管制会计要素--有效资产、准许成本、准许收益进行分析,探讨了三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管制会计在信息报送与披露方面与其他会计报告的差异,并为满足管制机构对电网企业的会计信息需求,对电网管制会计的核算账户进行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