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纤维(CF)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纤维,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然而由于纤维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含量低,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较差,难以形成较好的界面,且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毛丝断裂现象,影响碳纤维以及后续其成品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相之间的界面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载荷在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传递的效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在碳纤维收束前需要对碳纤维进行上浆或其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CF)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性能纤维,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然而由于纤维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含量低,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较差,难以形成较好的界面,且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毛丝断裂现象,影响碳纤维以及后续其成品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与纤维增强相之间的界面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载荷在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传递的效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在碳纤维收束前需要对碳纤维进行上浆或其他表面处理,赋予其表面活性。碳纤维上浆剂的研究,是改善碳纤维界面性能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利用间苯二甲酸(IPA),聚乙二醇2000(PEG 2000),环氧树脂(E51)为原料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并以此为主要成分通过乳化反应制得了水性环氧树脂型上浆剂,通过对反应收率和上浆剂稳定性的研究,得出了制备上浆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在此上浆剂中混合氨基碳纳米管对上浆剂进一步改性,研究其对阳极氧化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形貌,单丝拉伸强度,单丝界面剪切强度性能影响和作用机理。最后,利用上浆后的碳纤维布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面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水溶性环氧上浆剂工艺条件:以IPA、PEG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得到酯化产物PEG-IPA-PEG,当IPA:PEG2000摩尔比为1:2;选择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使用量为0.7 wt%;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4h。第二步开环反应:将第一步酯化产物PEG-IPA-PEG与环氧树脂进行开环聚合反应,以过硫酸钾作为催化剂,当酯化产物PEG-IPA-PEG:E51摩尔比为1:1时;过硫酸钾0.7 wt%;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h。第三步相反转反应,在水溶性环氧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相反转反应,水性环氧树脂: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2;乳化温度60℃;剪切乳化机转速6000 rpm/min。最终得到的上浆剂乳液粒径平均值为277.4 nm,贮藏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2)将制备的上浆剂与碳纳米管进行混合制备改性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后,并对其进行混合碳纳米管上浆处理,结果表明:红外和XPS图谱显示碳纤维、上浆剂和氨基化碳纳米管三者之间相互反应有机结合。相比未处理碳纤维,改性后碳纤维对水接触角从71.4°降低到50.4°,降低了29.4%,表面自由能由32.3 m N·m-2提高到38.42 m N·m-2,提高了18.9%,表明改性后的纤维对树脂浸润性提高。碳纤维上浆剂上浆改性效果良好,不仅修复碳纤维表面缺陷凹槽使得纤维,而且和碳纤维结合紧密,氨基化碳纳米管接枝有序,表面粗糙度有所增加。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TS)相比未处理碳纤维,从4.48GPa提高到4.68GPa,提升了4.5%。碳纤维单丝界面剪切强度(IFSS)在碳纳米管含量为0.6 wt%时达到最大值88.9 MPa,相比未处理碳纤维(68.2 MPa),提高了30.4%,表明上浆剂和碳纳米管在碳纤维和基体环氧树脂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桥接作用。上浆后的碳纤维热分解温度在300℃左右,耐热性良好。(3)用制备的上浆剂对脱浆后的东丽T300碳纤维布进行上浆处理,采用真空袋法成型工艺的方法制备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重新上浆后的碳纤维布表面形貌与东丽T300基本相同,无明显缺陷,断面成层状断裂,与东丽T300也较为接近。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在上浆剂含量为6 wt%达到最大值88.6 MPa,相比脱浆前纤维(80.3 MPa)提高10.3%,相比东丽T300(85.1 MPa)提高4.0%。
其他文献
自2008年京津高铁城际线路开通,我国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数量飞跃式提高,逐渐成网。截止2019年底,我国高铁运行经营已超过3.5万千米里程,普速铁路开通经营超过13万千米里程,位于全球首位。开通运行的铁路达到67%的电气化率,但因电气化干扰造成的电缆和轨旁设备烧损等事故频出,此类故障一旦发生往往影响范围大、故障延时长,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本文围绕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工频电流对信号电
传统的空调室外机出风罩主要起保护作用,一方面保护室外机风扇不受外物损坏,另一方面保护人或动物不受高速旋转风扇的伤害。因出风罩处于室外机风道下游,可调节室外机出风方
芙蕾雅·马修斯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环境哲学家和女性作家。作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她不仅关注全球性生态危机,更关心女性和自然在父权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个人的精神危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探究其用药规律、核心处方及核心药物。进而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核心药物治疗慢阻肺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为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中药筛选及实验验证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整理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基于频数统计法对患者年龄、性
建筑结构件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破坏均可引发建筑使用功能的下降。在现代公共建筑中,非结构构件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已经远远高于结构构件。管线-抗震支架体系是一种重要的非结构构件,其功能是限制管线在地震中发生位移,降低震后管线功能性失效的概率。管线-抗震支架体系一旦发生破坏,极易诱发管网漏水、漏气、火灾等次生灾害。建筑结构件抗震研究目前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而非结构构件抗震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研究管线抗震
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单盲、双模拟试验,分析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症状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研究临床特征,全面客观地评价针刀松解颈神经皮支分布区软组织对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headache,CEH)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炎症及炎症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iRNA-2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过程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中miRNA-21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并不清楚。本实验拟探讨血浆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经典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及炎性细胞因子失调为特征。目前SLE治疗药物疗效有限,病程迁延反复,故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SLE可由遗传、激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致病,但其发病核心在于自身抗原暴露、免疫耐受缺失,从而导致体内免疫调控紊乱,包括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异常。而中性粒细胞
能量桩是将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埋管与桩基结合起来,将换热管埋置在桩基中,换热液体通过管道在桩基中循环流动代替了传统地埋管技术,桩基与地表上部换热系统共同组成了能量桩系统。能量桩不仅可以作为承担上部荷载的承重构件,也可作为上部建筑与浅层地能进行热交换的媒介,符合我国能源节约、减少污染等政策。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启了有关能量桩的研究,但对能量桩热响应的研究占大多数,能量桩由于和土体进行热量交换,会产
生肖邮票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邮票类型,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征,堪称方寸间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视觉价值。本文以生肖邮票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