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油气勘探工作的基础。对其展开详细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弄清岩相古地理的分布及演化规律,阐明其与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发育的关系,从而指导油气勘探。近十年来,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的油气勘探在构造、岩石学、沉积相、烃源岩、储层、圈闭等多方面的认识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古地理学研究方面,大多仍是定性的,没有定量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中上扬子地区中、上寒武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为油气勘探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本论文选题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中的一个专题“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研究”,选取其中的中、上寒武统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中、上寒武统进行详细的岩石学、沉积相和古地理方面的研究,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为方法论,进行定量的岩相古地理编图,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中、上寒武统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和盖层条件进行了分析。
  研究区是扬子地区的一部分,与扬子地块范围大体相当,位于红河断裂、青河-小金河断裂、龙门山断裂以东,大巴山、襄樊-广济断裂以南,团风-麻城、溆浦-四堡、垭紫罗、师宗-弥勒断裂以西的广大地区。涉及滇、黔、川、渝、陕、鄂、湘、赣、桂等9个省市,即为东经102°~116°,北纬24°~33°广大区域。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野外剖面观察资料、钻井资料,可将研究区中、上寒武统岩石类型划分为五类:碳酸盐岩、碎屑岩、硅岩、变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根据矿物组分,碳酸盐岩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据结构、构造及特殊的成因,可将石灰岩划分为颗粒石灰岩、灰泥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叠层石石灰岩等类型;按晶粒大小,可将白云岩分为粉泥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按照结构、成分,可将碎屑岩进一步划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按产状和成因,可将硅岩分为三类:薄层硅岩,厚层硅岩,透镜状、团块状、条带状硅岩;按变质程度,可将变质岩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火山碎屑岩以凝灰岩为主。其中,颗粒石灰岩、叠层石石灰岩、白云岩、透镜状、团块状、条带状硅岩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中;灰泥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在局限台地、斜坡均有发育;板岩、千枚岩、片岩、薄层硅岩主要形成于盆地;碎屑岩分布比较广泛,可分布于在碎屑潮坪、盆地中。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能独立反映中、上寒武统沉积环境某一方面特征的单因素—地层厚度、深水沉积岩含量、深水页岩含量、深水碳酸盐岩含量、浅水碳酸盐岩含量、准同生白云岩含量、颗粒碳酸盐岩含量、石膏及石盐含量等进行了统计,并分别编绘了相应的单因素基础图件。
  综合以上各单因素基础图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其他定量和定性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编制出了中上扬子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
  中上扬子地区中寒武世古地理单元自西向东,依次发育陆、碎屑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盆地,其中,以碳酸盐岩台地为主。在碳酸盐岩台地中,可划分出云坪、浅滩、含膏岩湖等次一级的古地理单元;晚寒武世古地理单元从西向东展布与中寒武世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碳酸盐岩台地上未发育含膏盐湖。
  总体上,可以将研究区格局概括为:西部有陆、主体为台、台上有滩、台上有坪,东缘有盆,北缘有盆。
  在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分析测试资料,对中上扬子地区中、上寒武统的生储盖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最有利生烃环境为盆地、其次为斜坡,有利油气储集的岩相古地理单元主要为台地(主要是浅滩)、其次为斜坡;有利盖层发育环境主要为台地,其次是盆地。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源于对2006年“90/70”政策的思考。研究表明,我国家庭住宅的宜居面积应该为90m2左右,同时对二居室住宅仍有一定数量的需求。但是目前北方地区市场上90 m2以下的住宅三居室偏少,这样势必会造成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  本文首先对北京90 m2三居室住宅的发展和现状进行研究。从历史上看,90 m2三居室住宅在两个时间段出现过,其发展的趋势是由“适用型”转向“适宜型”。新的家用电器、家具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含量少,使人类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所以制氧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变压吸附技术,具有小型化、快速制氧、易于携带等特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吸附剂是变压吸附的核心,优良的吸附剂能快速分离空气制取氧气。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通过配位阳离子改变分子筛内电场及分子筛孔结构其分子筛具有较强的选择吸附性。  本文以配位阳离子改性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实验工
在世界油气田分布中碳酸盐岩储集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的油气田常常产量大、产量高,容易形成大型油气田,世界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根据前人的统计,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发现的油气储量己接近全球总储量的一半,油气产量则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目前世界上所确认的七口日产量达到10000吨以上的油井,都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在国内,也发现了大中型气田,如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四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改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该项技术通过邻井中的检波器来监测压裂过程中诱发的微地震波,描述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展布特征及裂缝的生长过程。微地震裂缝监测是开发地震的一个分支。它用的不是专门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而是利用油气开采,注水、注气、热驱或水力压裂引起地下应力场变化,导致岩层裂缝或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对它们进行记录、处理和解释,可对油气田开发
吸水剖面测井主要有涡轮流量测井、电磁流量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脉冲中子氧活化测并等方法。其中,涡轮流量测井和电磁流量测井只适应笼统注水井,不能用于复杂管柱注水剖面测井。同位素示踪测井可用于复杂管柱注水剖面测井,但受放射性沾污和“大孔道”影响严重。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能克服上述吸水剖面测井的局限性,但测井成本高、测井工艺复杂。长庆油田生产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特点,层间差异大,多采用分层配注方法注水,管柱
新场气田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以北约20km。新场气田的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川西坳陷中段绵竹一盐亭北东东向大型隆起带中部,其南、北分别为彭县向斜和梓潼向斜。新场构造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坳陷中段孝泉~新场一青岗嘴喜马拉雅期隆起带,属孝泉构造向NEE方向延展的平缓鼻状隆起。它的东面有丰谷、新盛场等背斜,西部是鸭子河、孝泉等背斜,南面是成都凹陷,北面是梓潼凹陷。根据研究成果以及开发过程中所遇问题表明,新场地区上沙
学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位于内蒙古自冶区西部,地处阿拉善高原,盆地四周环山,上古生界生烃条件优越,但是由于受到自然地理、研究范围的限制,该区工作程度相对比较低,以往物探工作的部署与实施主要是针对中生界,将上古生界作为前中生界基底处理,基本未做进一步的研究,钻遇上古生界的探井数量很少,没有钻穿上古生界的探井,老的地震资料没有反映上古生界的信息。针对上古生代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及区域演化等诸多问题更是研究甚
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环县地区是盆地天环坳陷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本文从工区生油物质基础开始出发,结合地化实验数据、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录井资料、单井资料等,充分利用多种反演TOC、Ro技术,结合烃源岩在工区累计厚度分布,深入了解工区生烃灶演化程度,划分工区生烃灶评价标准,确定潜力生烃灶区域,指出有利生油区带,指导有利勘探方向。通过对烃源岩的特征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首先,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及
学位
镇原油田镇250区以延10油藏为代表的侏罗系油藏属于物性较好的河流相储层,但横向变化快,储存的非均质性较强。该区自2009年正式投入开发,主力油层为延102小层,由于开发时间较短,对侏罗系油藏缺少大范围精确的研究,并且目前开发过程中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急需对镇250区延10油藏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认识,开展精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为后续油田开发调整,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
学位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匮乏,致密砂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的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探明储量明显递增,约占我国原油及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的60%,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及吐哈等十余个盆地都具有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因此,对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一个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