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是两大不同体系,从绘画本身的平面性来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的是形体与空间在二维平面上的三维“真实”,中国画舍弃光影、体积、明暗借物咏志,表现内心的意象与志趣,追求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意境的传达是中国画一直以来的追求,这不仅要求画家具备超强的造型能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笔墨功夫和书法、诗文修养.画尽,而意不止;笔止,而势无穷。师造化却不拘泥于造化,中国画一开始就以中国画特有的东方平面性独立并超然于现实世界。从国画语言的平面性作为解读中国画绘画语言的切入点:留白为底、以线造型、随类赋彩、穿越时空和意象表现是国画的平面性有别与西方绘画的几个基本特征,从这几个方面阐述分析,寻求国画语言的平面性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从中国画的造型、笔墨、以及艺术家的精神观念对中西方绘画产生和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和可能性研究,为吸納传承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独特、深厚、更兼具包容性地呈现中国当代绘画的新面貌做出一点思考,以体现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人的文化探索和艺术追求,彰显当代中国人的艺术理想,人文情怀,为中国当代绘画以启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和国画的平面性相关的资料,以及与现、当代绘画有关的文献。分析国画的平面性与现当代绘画的异同之处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运用文本与图式结合的方法,力求在叙述相关概念时能清晰明了地将中国画特有的语言魅力以及对当现代绘画产生的影响有所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