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财富日益增加,推动财富管理市场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起来。财富管理业务顺利开展不仅与财富总量相关,与个体的年龄结构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少子化”和“老龄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型周期较短,仅用十几年时间就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时间达到的老龄化程度。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会引发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内,这种“人活着,钱没了”的未富先老的状态给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带来了很多挑战。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落脚点逐渐回归到对个体“人”的研究中,其中一个关键的视角就是考虑个体年龄结构差异对财富管理业务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研究,包含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脉络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界定,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是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影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理论分析,主要从规模、收益和风险层面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是年龄结构差异影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实证分析:一是对规模的实证检验,选取2004-2017年171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展开研究,并区分银行类别进一步探讨了年龄结构差异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证明结论的有效性,又基于更换变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专门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再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均证实年龄结构差异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性质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受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二是对收益的实证分析,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收益正相关,少儿人口占比与其负相关,通过更改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三是依托案例形式分析年龄结构差异可能引起的财富管理业务风险,主要分析这种差异引起的客户需求变化,及因营销不当引发的声誉风险;第六部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研究,包含以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脉络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界定,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是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影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理论分析,主要从规模、收益和风险层面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是年龄结构差异影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实证分析:一是对规模的实证检验,选取2004-2017年171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展开研究,并区分银行类别进一步探讨了年龄结构差异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证明结论的有效性,又基于更换变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专门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再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均证实年龄结构差异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性质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受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二是对收益的实证分析,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收益正相关,少儿人口占比与其负相关,通过更改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三是依托案例形式分析年龄结构差异可能引起的财富管理业务风险,主要分析这种差异引起的客户需求变化,及因营销不当引发的声誉风险;第六部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