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兔眼结膜下组织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兔为动物模型,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在兔眼结膜下组织瘢痕化过程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TGF在结膜下组织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15只,随机选取一眼建立结膜瘢痕化模型,另一眼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5、9天分批处死,剪取手术部位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将所取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制成病理切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另一部分用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结果1.组织学观察,术后第1天可见结膜下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及胶原数量增多,并可见血管扩张;在手术后第5天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数量较第1天显著增加;第9天时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增多并致密,并可见新生血管。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第1天,CTGF阳性染色增强;术后第5天时,阳性染色进一步增强;术后第9天阳性染色开始减弱,但仍较对照组组高。3.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CTGFmRNA的表达升高,在术后第5天时表达量继续增加,至第9天时表达水平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兔眼结膜下组织创伤愈合过程中CTGF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高,提示阻断CTGF的基因表达或抑制其活性,可能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失败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与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按不同时序用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肺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探索最佳的时序用药组合模式。 
几百年来,结核病一直困扰着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死亡率居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第二名,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ABO血型系统是临床输血医学和移植医学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O血型的各种亚型造成临床血型鉴定困难,某些情况下可能使患者无法及时接受输血治疗或器官移植,延误治疗时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