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川芎嗪(Ligustrazine,LGT)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室的依据。
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ti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在结肠黏膜的表达。
结果:DSS成功地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其肠道病理变化类似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形成,粘膜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及隐窝脓肿形成。川芎嗪治疗组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理学评分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组织中ICAM-1和VCAM-1表达明显升高,经川芎嗪治疗后,小鼠肠粘膜组织中ICAM-1和VCAM-1表达明显下降。
结论:DSS能成功地诱导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类似的小鼠动物模型。川芎嗪能明显的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变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ICAM-1和VCAM-1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