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荷风骨;清隽文章——论白马湖散文作家群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倘若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系统的梳理,那么,以丰子恺、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为代表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自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一批纯正的散文作家聚合而成的文人群体——说"纯正",是指他们的艺术专注点大抵是在散文领域,因而人们加于他们的主要头衔也便是"散文家".事实上,作为一种气类相近、艺术旨趣相同的文人组合,这个群体实有其更拓展的内涵,在存在时间上也更有所承传与延续.探其生成、衍化轨迹,大体说来,是滥觞于白马湖,发展于立达,延伸于开明.他们虽无明显的结社行为,但作为一个活跃于教育、出版界的知识者创作群体,不独其生成、发展有踪迹可寻,便是其聚合态势亦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集团性特色.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文人群体,其成员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艺术追求等的一致性倾向,显现着内涵丰富的流派现象,相当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中国一部分文人作家的散文创作特质.这个作家群在艺术上卓然特立、独树一帜:既是积极的人生派,但又与政治保持相当距离,其"入世"方式显然不同于对现实时世与社会革命葆有浓厚兴趣的社会写实派;追求人格的独立、完善,时或表现文人士大夫式的清高,有的同宗教结缘,颇有"出世"之态,但又不同于标举超尘脱世的现代"名士"派,其对人间苦难的咀嚼又同平民文化接近;艺术选择在清淡、素朴一路,以其清隽、率真文章传达人生感悟、情绪体验,因而每每能浸润人心,从而获得普遍的社会心理共鸣.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艺术韵致而又赢得广泛读者群的,当推这群散文作家.过去对这个散文作家群的研究有所提及但并不深入,对其形成的深层背景、创作态度、艺术精神等群体的整合研究还很不够,还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拓展空间.因此,从一个群体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深化对作家个体的研究,为地域文化的探究提供一个生动的实例,为文学流派的研究提供一个主流以外的参照系,对当下的散文写作、教育和美育等都有着丰富的意义.
其他文献
"文革"的阴影已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隐去.然而,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我们仍然有必要对"文革"中猖獗一时的极左文学思潮进行严肃的批判."文革"中的极左文学思潮是"文革"前业已存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在其早期作品中,他细致入微地、赤裸裸地展示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新文学的
本文试图从作家生平、创作经历以及文本分析诸方面就汪曾祺现象做一探究。 四十年代,汪曾祺即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身体力行“散文化”的现代小说创作,表现出一个年轻作家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