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的平行流冷凝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铁路行业的突飞猛进,对空调客车的需求日益增多,空调客车是客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空调客车的进步,对客车空调机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研制出更好更加符合客车空调发展趋势的新型空调机组。目前,全国铁路部门正大力推广节油、节电、节水、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客车空调机组是重点耗电装备之一,应是节能减排重点对象,而换热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空调机组的性能,传统的管翅式换热器虽然技术较为成熟,容易装配,但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客车空调高效的需要。平行流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传热性能好和压降低的微通道换热器。本文将平行流冷凝器应用到列车空调中,并对冷凝器进行了计算、仿真和优化研究。   本文首先对平行流冷凝器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包括有效换热面积、流通面积和水力直径等,结合适合平行流冷凝器和R134a制冷剂的换热和压降关联式,运用分布参数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ε—NTU),建立平行流冷凝器稳态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制冷剂过冷度,冷凝器换热量,各个相区长度和平行流冷凝器外形尺寸。利用仿真软件研究了平行流冷凝器冷凝风速和结构参数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情况,并得到平行流冷凝器在工况变化时的动态响应情况,为平行流空调机组控制规律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文章以冷凝器换热量和冷凝空气阻力为优化目标,以扁管宽度、翅片高度、翅片间距、百叶窗长度、百叶窗间距为优化参数,以正交设计法为优化工具,得到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参数优化组合方案。并将优化的平行流冷凝器应用于空调机组,经过仿真计算得到冷凝换热量和能效比,结果能够满足轨道车辆空调需要,且更加高效节能。
其他文献
建筑物在服役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损伤和破坏,其中地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地震时,建筑结构受到低周反复荷载的作用,使结构构件的塑性铰区域产生不可恢复的塑形变形
钢框架-支撑体系在高层钢结构中被广泛采用,研究该体系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天津新图书馆正是采用了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其主体内部存在多处柱上下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多。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开挖面积不断增大,对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土钉墙支护因其造价低廉、工期较短、灵活多
近年来,随着污染加剧、资源匮乏世界各国建筑业竞相开始进行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可大量利用废弃的混凝土,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普通再生混凝土性能差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所以需要对普通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机械强化法是现今较为有效、操作简便且实现成本较低的强化方法。为了将机械强化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实际
随着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多、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安全稳定的巷道支护日益成为一大难题。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中,支护失效甚至巷道坍塌现象时有发生,它不仅影响了巷道工程的施工进
目前,向混凝土内掺入引气剂、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已经成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的主要措施。当前,在工程中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控制拌合物的含气量。
国务院于2004年提出了国家防震减灾中长期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抵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大中城市、城市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
在城市密集区修建大量地下隧道工程形成地下交通网络是目前满足大型城市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的有效手段。随着设备制造能力和施工技术的提高,大直径、超大直径的隧道工程不断涌
本文结合不同地形、地貌的风电工程,对风机基础的设计方案及投资情况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风电工程风机基础设计总结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控制工程造
近年来,多塔楼连体高层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在各大城市不断涌现。与普通高层建筑结构相比,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激励背景、地震响应及其破坏方式具有复杂多变性。本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