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作为市场经济的个体投资者,在资金投入、信息收集、资产分配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家庭从自身理财动机和感受出发,进行资产组合的选择,具有相同选择偏好的家庭必然会形成特定的投资者群体,这些自发形成的投资者们带动了投资机构的发展,同时也适应或是促进了金融系统的演化。要想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研究就要回到最初的起点,即家庭投资者的参与和资产组合选择行为分析。家庭资产组合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每个家庭的劳动收入属于不可交易的资产,都拥有着住房等这样的固定资产,不同家庭在资产组合选择方面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很多家庭并没有参与股票投资之类的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有些家庭即使进行了资产投资,资产组合选择也是千差万别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山区农户家庭,首先对于农户家庭和资产组合的相关概念进行描述,确定本文所述对象范围和概念。对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得出影响人们家庭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但是具体的哪种因素影响最大或者说是哪几种因素对人们的资产组合选择行为起主导作用,有待于后面研究。其次,对于资产组合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与总结。有西方消费-储蓄理论,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生命周理论等,这些在资产组合研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然后,我们利用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布的数据,从整体上阐述了现今农户家庭资产结构与总量的变化,为我们的研究趋势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最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综合汇总后,整理得出贵州农户家庭资产的横截面数据:资产总量、实物资产总量、金融资产总量。在进行实证检验时,以金融资产影响因素为主,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逐步删选法对影响金融资产总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因素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家庭年收入、实物资产总量、户主受教育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越多的农户家庭,家庭收支盈余越多,人们越倾向于进行储蓄或者增加金融资产的积累。实物资产越多,人们基本满足了消费需求,剩余的收益可能更倾向于金融资产的积累,但是相对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力度,实物资产对金融资产增速的影响力度较弱。股票市场参与对金融资产总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参与股票市场,金融资产种类增多,可获得利润途径越多。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影响股票投资的因素,得出收入、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户主受教育程度的变动对股票投入资金量影响较大。经过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认为:(1)农户家庭资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内部结构却呈现出金融资产比重较低、实物资产比重较高的局面。同时在金融资产组成方面,银行存款仍然占据最大比重,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的成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而在实物资产组成方面,房产占据最大比重,表明我国农户家庭偏向于拥有自有住房,实物资产投资种类单一化。(2)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与金融资产显示出正相关关系,收入越高的家庭金融资产比重越大。金融资产总量有所上升,但是总体而言占家庭总资产比重仍然不高。收入、实物资产总量和金融资产总量对于家庭进行股票投资有正面作用,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也会增加家庭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家庭规模的扩大对于农户家庭股票投资有着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家庭人数越多,支出项目越多,家庭消费越多,在经济收入水平平稳的情况下,人们将较多支出用于生活消费,从而参与股票投资的可能性就有所降低。但在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中,生命周期效应不明显,年龄对于金融资产总量和股票投资的影响不大。(3)在农户家庭资产组合中,住房、银行存款、现金资产仍是农户家庭持有比例最高的前三类资产,而债券、期货等则是持有比例最少的资产;总资产较多的家庭倾向于持有更高比例的风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