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Caspase-3、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或胶原蛋白的代谢异常是病理性瘢痕和纤维化疾病致病原因之一。目前因其在治疗及预防方面尚缺乏有效办法,困扰着医生及患者。沙利度胺,最初于1956年前联邦德国用于失眠症及妊娠反应,不久便风靡欧洲,但因其明显致畸作用而于1961年被限制使用并退出市场。1965年以色列皮肤病学家Sheski发现其可以迅速控制及改善麻风病人病情,从而开创了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先河,而后国内外的研究也已证实沙利度胺通过抑制VEGF及TNF-a而产生有抗血管生成、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血液疾病及一些难治性皮肤病,并且已有学者研究表明沙利度胺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活性通路而产生具有抑制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及通过干扰p38/Smad3通路从而抑制正常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的生成[1]。但关于沙利度胺直接作用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对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甚少。细胞凋亡的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Caspase-3、Bcl-2及BAX的研究为凋亡因子热点,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对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而Bcl-2及BAX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而调控细胞的凋亡,当Bcl-2表达增多时,表现凋亡抑制,而当BAX表达增多时,则促进细胞凋亡。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沙利度胺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及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为开发沙利度胺在皮肤科,尤其是成纤维细胞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关于其在细胞凋亡方面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直接作用于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及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1、使用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通过消化-组织块混合法进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2、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  3、传代后取第5代细胞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 mRNA的表达情况。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0(对照组)、10-4 mol/L(-4组),10-5 mol/L(-5组),10-6 mol/L(-6组),10-7mol/L(-7组)含沙利度胺的培养基,每组设三个样本。均接种在25mL培养瓶中继续培养,24h后提取各组总RNA。应用荧光定量PCR对Caspase-3、Bcl-2、BAX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实验数据首先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按照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成功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呈长梭形,呈束状或旋涡状排布于瓶底。  2、免疫组化对所培养细胞鉴定,结果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为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3、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测定  RQ值(对照组):0.976±0.007(-4组:)1.165±0.053(-5组):2.756±0.029(-6组):1.131±0.040(-7组):1.125±0.043。Caspase-3 mRNA在10-5mol/L浓度沙利度胺刺激下表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沙利度胺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0-5mol/L浓度沙利度胺可促进入真皮成纤维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  4、Bcl-2 mRNA表达水平测定  RQ值(对照组):0.941±0.034(-4组):0.385±0.009(-5组):0.713±0.030(-6组):0.928±0.011(-7组):0.958±0.022。 Bcl-2 mRNA在10-4mol/L及10-5mol/L浓度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mol/L组中RNA的表达低于10-5mol/L组。其余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0-4mol/L及10-5mol/L浓度沙利度胺可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Bcl-2 mRNA的表达。  5、BAX mRNA表达水平测定  RQ值(对照组):0.997±0.007(-4组):1.343±0.039(-5组):1.280±0.023(-6组):0.968±0.018(-7组):1.050±0.065。BAX-mRNA在10-4及10-5mol/L浓度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0-4mol/L及10-5mol/L浓度沙利度胺可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BAX mRNA的表达。  结论:沙利度胺在10-5mol/L浓度作用下,直接作用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可升高Caspase-3及BAX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Bcl-2 mRNA的表达;而在10-4mol/L浓度下仅对Bcl-2及BAX mRNA表达产生上述影响,说明一定浓度的沙利度胺直接作用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可促进三个凋亡相关因子mRNA促凋亡表达。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习作教学,该如何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从笑猫微日记、哈利波特微场面、藏地微故事接力赛三个方面试水学生微习作,尝试开启学生写作般若,提升学生生活观察力,效果良好。  【关键词】微习作;习作;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高年级阶段,不少学生对于写作是望而生畏,提笔无素材,无从下笔。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写
【摘要】绘本故事教学在儿童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儿童对图形的接收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在进行绘本故事内容描述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兒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儿童更好地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绘本;儿童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堂之外的阅读量需要超过405万字,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倡导少做一些练习题,
【摘要】在中年级的日常作文教学中,笔者是如何努力提高课程标准的达成度,提高中年级孩子作文能力的呢?一是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在阅读中落实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渗透教学;二是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片段训练扎实有效;三是运用多种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关键词】渗透方法;训练扎实;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
【摘要】写字不仅是小学阶段技能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小学生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提高学生写字训练效率,提升写字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写字教学;迁移理论;训练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小学写字训练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学校和教师对写字虽有 一定的重视,但写字指导方法不到位;学生写字不得要领:要么横不平,竖不直,笔画书写不过关;要
【摘要】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转型也迎来新的挑战,同时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到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上。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强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扩充教学素材,组织主题阅读等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教学改革指引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整本书阅读”同传统语文学习的篇章阅读或片断式阅读相比,无论从阅读量还是阅读的难度上都极具挑战。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作品文字过于隐晦、难以把握其主题内涵的经典名著,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障碍。所以,要想有效地实施“整本书阅读”,必须制订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计划。教师的“善导”和学生的“悦读”应该始终贯穿其中。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历史背景;阅读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在习作教  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助手作用,充分发挥观察的助手作用,充分发挥修改的助手作用。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观察;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的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