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和基础,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载体,所以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情况令人担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业中的错别字现象十分普遍,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减少学生的错别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了保康县实验小学和保康县黄堡镇小学五年级两个班学生周记本上的错别字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十篇周记中的错别字进行统计分析,将错别字按照错字和别字进行分类整理,分为笔画错误、部件错误、音近错误、形近错误、义近错误、换字掉字错误六大类,发现学生在音近字上错误率较高;然后结合统计数据,从汉语系统的复杂性和汉字特点、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特点、方言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的成因进行探讨;最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从预防和纠正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减少学生错别字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改进教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教字理,趣味教;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及时复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笔者针对学生在笔画和形声字上错误率较高的现状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以期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