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小学科学课程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诞生,该课程把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贵州省教育厅也发布了《贵州省教育厅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做出了统一规定,其中小学科学总学时数为280个。那么,民族地区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影响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本文以黔东南州的各级小学为考察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以期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一主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等方式对黔东南州的11所小学的科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各小学按照要求开设一周两节科学课,但是实际上课的课时数与课程表上的课时数有较大差距,科学课被其它课程占用的情况较多。2.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实验课教学技能欠佳。3.实验仪器的利用情况,经过贵州省的普及实验室工作之后,除村级小学之外,各小学都按照《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建设了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配备了相关的实验仪器。但是,实验仪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部分闲置或大部分闲置。4.在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保护情况,大部分学校保管相对较好,小部分学校保护较差。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分析结果,再次对黔东南州的学校进行调查,结合对教师的访谈,分析黔东南州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原因,研究结论如下:1.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课程实施情况并不理想。2.小学科学教师良莠不齐,专职科学教师人数较少,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比例不合理,学历以大专为主,任教年限、职称、培训等情况也存在问题,专业背景复杂,包括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其中半数以上的教师为文科背景。这些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从而影响课程的实施和实施效果。3.在小学科学教师现有的素质条件下,科学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要。一线教师更倾向于“苏教版”的科学教材,认为“大象版”的教材过于抽象,从而提升了教学难度。4.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浓厚。学生对待科学课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态度。5.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程度不够,仅有少数家长能够有效地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
其他文献
团队创造力成为当前创造力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团队创造力是团队特征和团队互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异质性的团队特征是影响团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影响效
普通高等学校排球教学一直采用硬式排球教学,由于大学女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给技术要求较高的硬式排球的教学加大了要求。因此如何运用体育课培养女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较容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与质量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在这样的快速发展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培训是
恽代英,中国共产党的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领路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在近代教育领域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教育改革者。恽代英在大学阶段就广泛涉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点和有效途径。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实质上是县域内义务
信任感是个体对周围的人、事、物感到安全、可靠、值得信任的情感体验。在个体感到某人、某事或某物具有一贯性、可预期性和可靠性时产生。预期信任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共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