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蒙古族学校实施民族体育项目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而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也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本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依据,借鉴国内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理论,对我国蒙古族学校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研究。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迥异的风俗习惯,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包头市蒙古族学校为个案,研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模式和经验。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在我国蒙古族学校实施是合适的,并且有许多的便利条件可以利用。在包头市蒙古族中学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是成功的,开发的策略和方案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它少数民族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参考的价值。⑵蒙古族学校现有的三种体育教学模式,其中“大课间操”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广。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校本课程当中,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知识的储备不足;对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面临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必须积极拓宽教师接纳新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增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深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⑷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为体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并且能够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⑸蒙古族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形式适宜于以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以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有规则和评定模式为辅。
其他文献
中国冰壶运动在举国体制下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但冰壶运动的举国体制并没有建立在雄厚的群众基础之上,高水平运动员不足成为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最大障碍。因
散打运动员在各种世界大赛上都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此群体曾是我国散打竞技体育比赛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社会流向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儿童少年参加网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网球运动影响儿童耐力素质的原因在国内外很少有文献报道。本论文旨在从心肺功能方面探讨网球运动对
高水平篮球比赛中,随着双方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教练员比赛指挥的能力正在比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教练员的临场指挥面临更复杂多变的情况,而
随着我国体育舞蹈的迅猛发展,中等专业学校阶段教学已成为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技术队伍水平,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建立从少儿到青少年不同阶段人才梯队的重要环节;中等专业学校体
为研究LoHi(低住高练)训练对散打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lohi训练对散打项目运动员的体能影响,摸索散打项目在lohi训练环境下的规律与特点,为散打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提
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体育与慈善的结合,对体育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双重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体育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体育慈善活动在管理运作
研究背景:应保障国家队女子网球运动员、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的任务要求,采用2012年奥运攻关综合科研服务课题《姿势与肌肉评估在网球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中的应用》的评估思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