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而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也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本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依据,借鉴国内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理论,对我国蒙古族学校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研究。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迥异的风俗习惯,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包头市蒙古族学校为个案,研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模式和经验。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在我国蒙古族学校实施是合适的,并且有许多的便利条件可以利用。在包头市蒙古族中学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是成功的,开发的策略和方案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它少数民族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参考的价值。⑵蒙古族学校现有的三种体育教学模式,其中“大课间操”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广。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校本课程当中,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知识的储备不足;对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面临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必须积极拓宽教师接纳新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增加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深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⑷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为体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并且能够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⑸蒙古族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形式适宜于以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以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有规则和评定模式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