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部性理论探讨——试论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部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外部性问题受到了更进一步的关注.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存在外部性的场合中,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不一致的,当企业的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时,也就产生了负的外部溢出效应.对于负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主流经济学家追随庇古,主张以税收解决,后来又强调了政府管制和立法的重要性.而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则认为,外部性本身是有其特定市场的产品,外部性的各项权利是可以交易的,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只要产权是明确的,私人之间可以通过契约重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交易将外部性内部化,从而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在现实经济环境里,一方面,由于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经济行为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面对着日益众多的受到企业经济行为负面影响的团体和个人以及更多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税收、立法和政府管制已不可能完全清晰的界定外部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自身缺陷,加之交易费用的存在,通过谈判和订约将外部性来完全的内部化也不可能.因此,无论是"庇古手段",还是"科斯手段",在将企业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道路上都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那么,是否存在一条第三条道路昵?该文试图从另一个视角,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出发点,从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入手,对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不足从而将企业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可能性以及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可能的诱致因素和制度变迁的可能路径做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和探讨,并结合现实经济环境的特点,对于发达国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实践中的一些特点以及中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应该思索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
其他文献
学位
不知从何时起,房子和汽车已经成了人们永恒的话题.房子代表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汽车则更多的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汽车钥匙往往能反映一辆车的品牌、做工,价值,当然也会在
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规定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性债务。虽然地方政府投
本文有别于传统经济学发展理论的视角,从企业网络的角度,以集群合作系统为切入点来讨论产业集群的合作行为和合作效率的能力。首先,结合集群发展的风险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中小
潜在经济增长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也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研究一国(或地区)潜在经济增长问题有利于准确把握真实经济运行的态势,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