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比较基因组信息学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ge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已测序的两种杨柳科植物红皮柳和毛果杨的全基因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杨柳科植物除了经历了真双子叶共有的全基因组三倍乘(Whole-genome triplication,WGT or Core-eudicot-common hexaploidzation,ECH)事件之外,又经历了一次杨柳科植物共有的二倍乘(Saliceae whole-genome duplication,SWD)事件。为深入理解多倍化杨柳染色体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演化,选取基因组结构较为古老的葡萄作为参照进行分析。通过物种内与物种间的BLAST比对,找出具有共线性的同源基因对,构建具有可视化分析功能的同源结构点阵图;对毛果杨、红皮柳同源结构点阵图分析,课题推断出杨柳科植物加倍之前共有8条祖先染色体;通过同源片段的搜索分析以及对多物种间进行基因组联合比对,构建以葡萄基因组为参考的多基因组联合比对图谱;结合同源片段数量的统计,从基因组丢失与保留的角度,分析杨柳科植物的基因组进化过程;并分类统计出了不同事件关联的共线性基因集。通过研究发现红皮柳经历SWD后的两套子基因组的平均共线基因丢失率为73%和77%,而毛果杨仅为69%和71%,红皮柳的共线基因丢失率显著高于毛果杨;且红皮柳SWD后的共线基因保留的数量为9017个,毛果杨则保留了15173个共线基因,红皮柳的共线基因保留数量显著低于杨树;红皮柳最近一次加倍的同源片段的Ks峰值为0.33,毛果杨的Ks峰值仅为0.23,红皮柳的Ks峰值相对于毛果杨更高;这些数据都表明红皮柳经历更剧烈的基因变化,即红皮柳的进化速率很可能快于毛果杨。课题还推断出了SWD事件发生的时间大约在25~30个百万年前,而在SWD后,毛果杨与红皮柳分化的时间大约在15~20个百万年前。之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基因家族、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等方面,全面比对分析了毛果杨二倍乘之后产生的两套子基因组,发现这两套基因组在基因表达量、基因家族、基因功能几个层面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杨柳祖先为同源多倍体提供了更多证据。图17幅;表4个;参52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种养一体化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模式已经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由于种养一体化模式不同案例之间差别较大,普遍缺乏参照性和可比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模型探讨该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构建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区域种养一体化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与优化的方法学体系。论文对EMA(能值分析)和LCA(生命周期评估)基于不同视角的潜在联系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日益被消耗,而风力发电以其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正在被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国内风电场最常采用的是重力式扩展基础,它通过基础环和螺栓将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发展迅速,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毕业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
对于经营风险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银行带来收益,同时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银行在其日常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类型的风险,其中以信贷风险最为常见,所以如何根据大数法则把控信贷风险,是银行能否稳健运营的关键。小微企业作为来我国经济的主力军,已逐渐成长为银行业的重要客户群体。随着2018年国家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将不断加大,投放规模也将有大幅提升。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模态在信息的获取和表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对多模态理论、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与认识是一个逐渐认知与不断深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西方国家的研究者开始了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奠定了主要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起,Kress及Van Leeuwen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尝试对非语言模态符号进行研究,建立了图像分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而后,将多模态
为探索从栽培技术环节提高‘福橘’果实品质及果皮色泽的方法,以福建特有柑橘品种‘福橘’为试验材料。通过响应面法对成熟果实果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调查冠
城市内涝积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困扰城市居民多年的问题,也是建设智慧城市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将解决
目的检测 PHLPP2、PTEN、PI3KCA、PI3KCB 与 p-Akt1 及其下游分子 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自滨州医学院
膜蛋白作为蛋白质功能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某些疾病的产生与膜蛋白功能及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因此,针对膜蛋白类型进行精确的分类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要作用。ENST00000430471和Y盒子结合蛋白1(YBX-1)的高表达均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但其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