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一代”作家的重要代表,其小说《在路上》创作于五十年代中期,此时正是美国文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路上》堪称为“垮掉一代”的经典之作。这部流浪汉小说是根据作者的个人及朋友经历写成的,故事叙述了他们很多横穿美国的旅行经历。小说里面充满了如德国作家席勒所说的“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的浪漫主义奇想,也有黑色幽默。在小说中,凯鲁亚克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尝试了一种崭新的创作手法——即兴写作;此外,小说中主人公的种种行为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我们认为小说从内容到写作风格都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来讨论该小说的成果确实不多。有鉴于此,本论文试图运用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来解读该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和种种行为,进而表明《在路上》是一部后现代特征鲜明的小说,从而深化对凯鲁亚克作品的理解。本文主要借鉴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他们认为后现代具有三大主要特征:颠覆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本文以此来分析《在路上》。首先,在小说中,凯鲁亚克刻画了“垮掉的一代”试图用吸毒,性滥交和违法乱纪来颠覆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他们在一次次的“旅行”中,试图和不同的人接触来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在爵士乐中回归本我。其次,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不断的探寻,试图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些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的颠覆,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最后,凯鲁亚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即兴写作;独特的创作形式,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更加展现出主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出后现代小说写作的特质。这些构成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路上》确实是一部后现代特色十分突出的经典小说,而特殊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个人禀赋无疑决定了小说的风格。在小说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受到美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试图摆脱现有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路”来让思想得到彻底解放,从而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其他文献
互文辞格是形式对等、语义互补的两个语言结构合而成文生义,以达言简义丰效果的语言表达方式,反应了人类特有的认知方式。自汉代以来,众多学者从训诂学、修辞学以及语言学角度
随着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学校设置了对外汉语课程,对于初级学习者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奠下扎实的基础。鉴于初级对外汉语口语课的特殊性,情境教学法在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查阅相关资料和专家讨论找出技术创新各种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指标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所以,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其教学效率。互动式教学就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新教学方式,它从
企业社会责任在现在的社会中被频繁的提到,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似乎更加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企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企业在追逐
广告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产物,它也从各方面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化妆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伴随着美国消费时代的到来而应运而生,以其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它对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体系都是一个强大冲击。本文主要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进行阐述主要有以下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原文是一篇名为“Cognitive Load in SimultaneousInterpreting Existing Theories—New Models”的学术论文,最初由作者——日内瓦高级翻译学院(ETI)
近年来,新构式“晒X”日益流行,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前人对该构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词汇、语义、语用和认知层面的静态描述阶段,并没有找出该构式生成和意义发展变化的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即“两新”组织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集中分布在新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