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的市场化、商业化随着金融改革的步伐蓬勃发展,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和商业化导致了金融市场出现了信贷集中的现象。从短期来看,信贷集中体现了金融机构能够自觉地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法则支持经济发展,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对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贡献巨大。但是,从长远看,信贷集中存在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有可能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信贷集中往往体现为一种理性的短视,即过度考虑当前风险规避,没有充分前瞻地认识今后的风险集中问题。如何看待信贷集中问题,做到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和防范其风险是关注的重点。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以此分析目前中国信贷市场资金集中分配的状况,分别得出商业银行信贷在资金、区域、行业、信贷对象、信贷权限和贷款期限六个方面所存在的集中倾向。根据目前信贷集中的现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说明解决信贷过于集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必要性。
然后,从信贷集中形成的机理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特殊成因等角度对信贷集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论上,主要是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利用“规模效益理论”解释信贷集中的原理,同时用博弈论模型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特殊成因方面,主要从我国的宏观政策、监管体制以及信贷人员的心理因素等寻找原因。
最后,根据本文对信贷集中的现象、产生的影响及其成因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