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亚胺培南耐药和非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及其耐药性变化的分析,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所分离出的对耐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 结果: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4%(438/2044)、79.2%(1297/1637)、0.1%(7/6905)、0.5%(8/1745)和9.1%(48/53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标本来源均为痰液,分别为84.2%(369/438)、82.5%(1070/1297)和37.5%(3/8);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主要标本来源均为尿液,分别为71.4%(5/7)和37.5%(18/48)。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主要病区分布为ICU、干部保健病房和普外科。2011-201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42.7%、35.1%、31.9%、26.6%、21.5%和19.2%;对阿米卡星分别为36.2%、26.6%、21.2%、14.3%、5.8%和2.4%;对庆大霉素分别为50.8%、33.5%、30.9%、21.0%、10.8%和8.2%;对妥布霉素分别为48.5%、32.0%、30.5%、20.1%、10.6%和6.4%;铜绿假单胞菌对该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的耐药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显著性( P<0.05)。2011-2016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4.9%、43.8%、40.8%、37.6%、21.1%和10.7%;对复方新诺明分别为57.1%、40.7%、38.4%、31.4%、21.4%和21.3%;肺炎克雷伯菌对以上两种抗菌药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的耐药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ISPA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IRPA,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ISAB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IRAB,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其中17种抗菌药物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非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其中14种抗菌药物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21种抗菌药物中非耐亚胺培南奇异变形杆菌对其中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耐亚胺培南奇异变形杆菌,其中只有头孢唑啉和亚胺培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记录的128例病历中,临床治疗按药敏用药的占33.6%(43/128),因药敏结果全耐药而联合用药的占14.1%(18/128),未按药敏结果用药,但增加了原用药剂量的占5.5%(7/128),其他的为临床医师的经验性用药,或科室内习惯性用药占46.9%(60/128)。在统计的89例感染患者中,按药敏结果用药好转的患者较未按药敏结果用药的好转患者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IRPA、IRAB、CRE等多重耐药细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较强;因为加强了抗菌药物的管理,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还没有很好的遵循药敏试验报告结果的提示。实验室应做好多重耐药细菌的检查和监测,临床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隔离和防护,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