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东引种的高丛越橘品种-都克为试材,用硫磺粉为主,食醋、硫酸亚铁、雨水为辅做为土壤改良剂,通过测定土壤pH值及越橘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经济性状,观察越橘在山西地区引种所出现的问题及提供改良措施依据,其实验结果如下:(1)硫磺粉对土壤的改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将植株分为每穴50 g、100g、150g三个梯度进行定植穴改良,4-6个月以后才对土壤pH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对每穴150g的植株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在4个月左右的土壤pH<7,在6个月左右下降到pH=5.12,每穴50g的在5个月左右土壤pH<7,在7个月左右土壤pH=6.03。(2)在硫磺粉改良下土壤pH值没有达到越橘植株正常生长需要的pH值,故另外使用食醋、硫酸亚铁、雨水在100g硫磺粉的基础上进行土壤改良,分别选择:pH=4.0、5.0、6.0的食醋进行浇灌,每隔20天测一次pH值,第一次测土壤pH值分别为:4.56、5.53、6.32;另外选择浓度梯度分别为:0.5%、1.0%、1.5%的硫酸亚铁进行浇灌,测得土壤pH值分别为:6.43、5.83、5.28,但硫酸亚铁对土壤酸性持续的时间比较长。(3)不同土壤pH值下越橘植株生长势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在50g、100g、150g硫磺粉的处理中,植株的春季生长表现差异不显著,主枝的生长量均为18.4cm,但用地膜覆盖的植株主枝平均生长量达到22.3cm。在使用食醋,硫酸亚铁,雨水进行土壤改良后,夏季基生长枝的生长量有显著性差异,为:食醋1>食醋2>硫酸亚铁3>硫酸亚铁2>食醋3>雨水>硫酸亚铁1;地径和一年生枝条有一定的差异性,为:食醋1>硫酸亚铁3>硫酸亚铁2>食醋2>硫酸亚铁1>食醋3>雨水。(4)在不同改良剂下越橘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硫酸亚铁3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多为1.45mg/g,其结果排序硫酸亚铁3>食醋1>硫酸亚铁2>硫3>食醋2>硫酸亚铁1>水1>膜1>硫2>食醋3>硫1。(5)越橘果实生理指标测定和原产地越橘果实作比较,结果为:总糖比较:样品<对照;可溶性糖比较:样品>对照;还原糖比较:样品<对照;可滴定酸比较:样品>对照;可溶性固形物比较:样品<对照;果型指数比较:样品>对照;糖酸比比较:样品<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