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的生产与转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心武是一个书写时代热点的“问题小说家”。《班主任》不仅招来了社会热议,也让刘心武暴得大名。在重量级文学奖项的光环背后,核心刊物与编辑的推动、具有公共性的广播传播媒介、以及文本周边聚集的评论家和学术争鸣,都成为以“新”之名建构文学新征程起点的重要手段。这种对文学外部因素干预性的清醒认识,有可能释放出社会事件与文本的隐秘共谋,进而还原“新时期文学”诞生之初的历史样貌。当我们进入文本内部,将《班主任》和刘心武“新时期”之前的小说创作进行互文式的阅读,便不难发现两者在文本特质、叙事策略、疗救与自救等问题上的内在联系。“新时期文学”在新的历史场域内,既要反抗上一历史阶段的文学体例,又不得不保留一些“经典”写作习惯,以大众熟识的套路讲述新的故事,在矛盾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在“新时期文学”获得合法性之后,“下一步踏向何处”的问题随之而来。以“写人生”为基调,自《立体交叉桥》之后,刘心武的“心灵建设”方案逐渐成熟,《钟鼓楼》更是以“橘瓣式”结构开现实主义小说形式探索之先河。不同于先锋小说作家回避内容探索、重视形式变革的立场,刘心武一方面寻求“现代派”所带来的视野上的拓宽,另一方面坚持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由世态人生洞察社会变迁,展现市井生活本来的样子。其后续纪实小说的创作进一步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对社会事件的敏锐、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对于“生命本善”的坚持。至此,刘心武以日常化书写倾向开掘出一条不同于“先锋文学”的“平凡之路”。这一路径所体现出的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介入,为当代文学提供了摆脱困境的可能性。本文第一章从文本外部探讨“新时期文学”的生产,站在“文本与事件”的角度,将围绕在文本周围的诸多文学事件纳入考察《班主任》“经典化”进程的视野中。进而发现,《班主任》被命名为“新时期文学”起点,不仅是一种事后追认,同时也是官方逻辑的运作和主流意志的意义建构。在此基础上,文学界完成了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写什么”问题的确认。第二章立足文学文本的自身生产,探究“新时期”在小说“怎么写”问题上的“守旧”与“创新”,意在说明刘心武在粉碎“四人帮”之前与之后小说创作上的同构性,以及产生这种效果的时代语境。第三章在历史场域中呈现“伤痕文学”的退潮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进而探究刘心武在文化转型时的选择。在西方文化资源的冲击下,面对“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重新问题化,刘心武因写作策略上的“过去式”和对现实主义的坚持,而刻意与“现代派”保持距离。仅将其视为艺术手法,仍旧将社会现实生活作为书写主体,通过文学创作不断深化并发展现实主义。
其他文献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里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句话指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文章对大学生犯罪的心理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对吊丝单竹、云南甜竹、大头典竹在相同抚育措施下出笋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吊丝单竹出笋早、数量多,平均达37.05支/丛,但出笋总重量低,平均仅25.25/丛,云南甜竹、大头典竹出笋迟,但云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microRNA-944(miR-944)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miR-944对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口译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口译中经常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简述了BIM技术的功能,分析对比项目管理传统模式与BIM模式在消防工程上的优劣,结合无锡一眼科医院消防改造项目,从BIM建模、设计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管理方面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豆科植物中蝶形花科叶绿体基因组却表现出高度分化的特征。通过综述蝶形花科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多个基因/内含子丢失、倒置的发生对基
本文以收集到的家电产品销售人员与顾客间对话的录音作为主要研究语料,以销售员的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家电销售话语属于商业营销话语,我们立足语言学研究,适当结合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