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模式逐渐发生着转变,呈现出一种开放且多元化的新理念,传统的教与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其中,教学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知识,信息与情感交流及各学科间学术互动的需求。高校教学楼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交往空间是师生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单一功能的教学空间往往不能满足多样式的学术交流,因此,构建开放性,多元化和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对形成良好文化氛围的教学空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查阅获得了相关理论,结合教学楼的实例对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交往行为,总结出交往空间在教学楼内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兰州市部分高校综合教学楼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内部交往空间的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以致交往环境普遍处于匮乏状态。走访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楼内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使用者对教学楼内空间功能与心理行为的使用需求,结合调查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西北师范大学文科实训教学楼的内部交往空间做实践性的设计研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根据空间的不同功能节点细分,主要在交通空间和独立共享空间内做交往性设计。从辅助设施,界面设计及环境的形态与照明设计三个方面丰富交往空间内容,并做了详细设计说明。在文章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空间内的交往性设计方法进行分类总结与优化建议,希望今后对教学楼内交往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