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核心的家庭结构逐渐取代原有的拓展家庭结构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单向流动等因素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多,由此引发的农村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就当前形势而言,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存在的弊端又使得老人在选择时持中立或否定态度,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成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的第一选择。虽然空巢老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初步得以满足,但是空巢老人精神诉求日益增长与满足度低之间的矛盾使得空巢老人大多陷于孤独寂寞的状态,亟待子女和外界的共同努力,给予精神支持。笔者选取长沙市X村作为研究地,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对X村60岁及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老人当前养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精神养老需求的满足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在X村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社工介入服务,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并从家庭、同辈群体、农村社区、政府四个层面为空巢老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填补空巢老人的情感缺失,挖掘老人自身潜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丰富精神生活。在个案、小组介入之后,笔者分别从目标实现程度、案主满意度及社会工作者角色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介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运用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社会工作者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介入研究可以引起子女和社会的关注,给予老人多方面的精神支持,满足老人的精神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