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杨酸酯早期干预对OLETF大鼠糖尿病发生的预防作用及机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糖尿病的暴发流行,不仅需要防治并举,更要强调以预防为主导。目前多数研究均关注在IGT期进行干预,但因该期患者已丧失近80%的β细胞功能,故即使经积极药物治疗,仍难以实现病程逆转,约83%的IGT患者将进展为糖尿病。因此,寻找更恰当的干预时机以及更安全有效的干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作为正常糖耐量和IGT/糖尿病之间的中间过渡代谢状态,反映了在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与正常血糖-非高胰岛素血症人群相比,更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将更有助于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临床研究发现,双水杨酸酯(SAL)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降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安全性高、价格低廉。本研究以自发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给予双水杨酸酯(250mg/kg·d-1)进行干预,旨在探讨:1.双水杨酸酯早期干预对OLETF大鼠糖尿病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2.双水杨酸酯早期干预对OLETF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及机制;3.双水杨酸酯早期干预对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以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同周龄LETO大鼠作为同品系正常对照。定期行OGTT试验和空腹血胰岛素测定,根据结果将不同周龄的OLETF大鼠依次分为正常血糖-非高胰岛素血症期、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期、IGT期和DM期4个阶段,以上4个阶段分别对应大鼠8周龄、24周龄、40周龄和56周龄。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将OLETF大鼠分为模型组和SAL干预组,同周龄LETO大鼠始终作为正常对照组。留取不同周龄、不同组别大鼠的基本资料和组织标本。2.分析不同周龄大鼠糖代谢相关指标(IGT/DM成模率、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和OGTT)变化;3.生化法检测大鼠肝功能、肾功能和24h UMA评价药物安全性;4.测定空腹血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评价胰岛α、β细胞分泌功能;H&E染色、免疫荧光双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胰岛细胞形态、结构和数目变化;RT-PCR法检测胰岛重要基因——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岛素(Insulin)、PDX-1和Maf A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磷酸化PERK、ATF-4和CHOP的表达,探讨双水杨酸酯影响胰岛功能的机制;5.HOMA-IR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生化法测定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ELISA法检测血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探讨双水杨酸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结果:一、不同周龄OLETF大鼠的糖代谢变化及双水杨酸酯的早期干预效果1.40周龄时,全部模型组OLETF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其中85.7%为IGT,14.3%为DM,SAL干预组7.1%进展为IGT,DM发生率为0;56周龄时,模型组OLETF大鼠全部进展为DM,干预组25%进展为IGT,DM发生率为0。2.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的AUCg(17.6±3.7 mmol/(L·h))较正常组LETO大鼠(14.3±0.5 mmol/(L·h))已升高(P<0.05),且随糖尿病进展进一步升高;SAL干预组大鼠AUCg始终低于模型组(P<0.05),至56周龄时,AUCg较正常组无差异(P>0.05)。3.实验终止时(56周龄),全部SAL干预组大鼠肝、肾功能及24h UMA较正常组LETO大鼠均未见差异(均P>0.05),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二、双水杨酸酯对OLETF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及机制1.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空腹血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均升高(均P<0.05),在IGT阶段(40周龄),可进一步升高,但至DM阶段(56周龄)可略有下降,但整体水平仍高于同周龄正常组LETO大鼠(P<0.05);SAL干预组大鼠胰高血糖素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无差异,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高于正常组LETO大鼠。2.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出现胰岛肥大,胰岛α细胞分布异常和β细胞数目增多,透射电镜可观察到α、β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数量增多,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细胞器结构破坏;IGT阶段(40周龄)的模型组OLETF大鼠,以上异常可进一步加重,同时可出现α细胞数目异常和β细胞分布异常;至糖尿病阶段(56周龄),以上病变均进一步恶化,另外β细胞数目可较前减少,透射电镜下所观察到的胞内分泌颗粒数量减少,且多为未成熟颗粒。SAL干预组大鼠以上异常改变均轻于同周龄的模型组大鼠。3.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Glucagon和Insulin的m RNA表达均较正常组LETO大鼠升高,且始终高于正常组(均P<0.05);SAL干预组大鼠Glucagon表达水平始终低于模型组(P<0.05);Insul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而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OLETF大鼠,PDX-1和Maf A的m RNA表达水平从IGT阶段开始降低,至DM阶段可较正常组LETO大鼠进一步降低(均P<0.05);SAL干预组大鼠PDX-1和Maf A的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周龄模型组(P<0.05)。4.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磷酸化PERK、ATF-4和CHOP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LETO大鼠,且随病程进展可进一步升高(均P<0.05);SAL干预组大鼠以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同周龄模型组(均P<0.05),与正常组LETO大鼠无差异(均P>0.05)。三、双水杨酸酯对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1.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开始(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的HOMA-IR始终高于正常组LETO大鼠(P<0.05),SAL干预组大鼠的HOMA-IR始终低于同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P<0.05);56周龄的SAL干预组大鼠GIR(11.7±1.4 mg/kg·min)高于模型组(8.2±1.6mg/kg·min)(P<0.05),与正常组无差异(14.5±2.5 mg/kg·min)(P>0.05)。2.从正常血糖-非高胰岛素血症阶段开始(8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血TG和血TC水平即可高于正常组LETO大鼠,且随糖尿病进展进一步升高(均P<0.05);血FFA水平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开始升高,且始终高于正常组(P<0.05);SAL干预组大鼠以上指标均低于同周龄模型组(均P<0.05)。3.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模型组OLETF大鼠IL-6(68.37±16.44 ng/L)可较正常组LETO大鼠(42.27±9.88 ng/L)升高,且始终高于正常组LETO大鼠(P<0.05);TNF-α从IGT期(40周龄)开始升高,至DM期(56周龄)可进一步升高(P<0.05);SAL干预组大鼠血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同周龄模型组大鼠(均P<0.05),与正常组无差异(均P>0.05)。结论:1.OLETF大鼠是自发2型糖尿病模型。2.在OLETF大鼠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胰岛功能障碍,而且存在不同程度胰岛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异常;这些异常不仅发生在胰岛β细胞,也同样发生在胰岛α细胞。上述绝大多数异常改变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阶段(24周龄)即已出现,并随糖尿病进展逐渐加重,其机制与内质网应激的发生有关。3.在OLETF大鼠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期(24周龄)即已出现胰岛素抵抗,并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持续存在。其机制与伴随发生的“脂毒性”及慢性炎症有关。4.双水杨酸酯(250mg/kg·d-1)在OLETF大鼠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期干预,可安全、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5.双水杨酸酯(250mg/kg·d-1)可有效减轻OLETF大鼠胰岛内质网应激,进而保护胰岛功能。6.双水杨酸酯(250mg/kg·d-1)可有效改善OLETF大鼠脂毒性和慢性炎症状态,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其他文献
目的1.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各赋值的分布特点。并探究CSVD总负荷与一种较新提出的深髓静脉(deep medullary vein,DMV)连续性评分间的相关性。2.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
目的:本研究基于“治未病”思想,通过内服自拟方药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根据相关研究记录结果分析评价中西医联合治
冷成型结构体系自身轻质高强,易于施工,抗震性优良,为未来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结构,实现建筑专业化提出合理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冷成型结构体系的抗剪性能,促进该结构向多层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冷成型钢组合墙-柱抗侧构留。针对该组合构件的各项力学性能展开足尺试验与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为探究冷成型钢组合墙-柱抗侧构留的破坏模式,获取反映其抗剪性能的各项力学数据。本文首先对4片冷成型
现代草坪作业的迅速发展对割草机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坐骑式割草机在上坡行驶时发生失稳后翻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驾驶员的损伤程度进行了研究,并从改进翻滚保护装置(R 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简称ROPS)的角度出发对坐骑式割草机耐撞性进行了优化,从而对驾驶员进行更好的保护。首先,根据对坐骑式割草机后翻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无驾驶员的坐骑式割草机后翻理论模型,并
控制股东与少数股东间的利益冲突与治理是各国公司法研究的重点问题。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公司的主要利益冲突也是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决定了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与权利救济是我国公司法的重要议题。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是股东权利的核心,它是股东实现投资利益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投资者投资利益的实现。然而,“资本多数决”原则治下的公司,由于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其容易滥用控制权,操纵股东会侵害中小股东的股利分配请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方面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及部分大篆、古文字形,另一方面揭示了汉字在早期具有的“据义绘形”的特征,提出了六书说,奠定了“因形索义”方法的理论基础。同时,以部首率字的方式呈现汉字体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和影响深远的文字学巨作。本文以《说文解字》“畐”族字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从汉字研究的角度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介绍研究对象《说文解字》“畐
再生水作为目前世界上相对可靠的替代水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并维持城市生态稳定。然而在我国西北内陆区,再生水的推广利用还存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规划建设滞后等障碍。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构建了西北内陆区再生水供需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再生水输送分配的多阶段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对西北内陆区典型城市进行了系统化的潜力评估和利用模式优化。
Polar码是目前唯一一种理论上能够达到Shannon极限的信道编码技术。由于其编译码复杂度较低,译码性能优异,在被提出后的十余年间获得极大的关注。2016年,Polar码被3GPP确定为5G中增强移动宽带(e 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如何在有限码长下提升Polar码的性能以及如何在现有的系统中进行Polar码的应用推广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
本文探索了复合电沉积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层状碳纳米材料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工艺,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强韧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本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胶囊治疗PCOS合并IR患者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的表达差异和血清睾酮(T)值、LH/FSH的水平变化,探讨丹参酮在治疗PCOS中的相关基因靶点及对患者血清T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