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假体清创术联合抗生素(Debridement,Antibiotics and Implant Retention,DAIR)方法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治疗成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5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根据美国肌肉与感染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MSIS)诊断标准确诊为PJI的病例,共2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DAIR方式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症、症状持续时间、术前窦道、术前及随访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术前关节液白细胞计数(Synovial Fluid Leukocyte Count,SF-WBC)、关节液中性粒细胞比例(Synovial Fluid Neutrophils%,SF-PMN%),记录病原菌鉴定结果、主要药敏结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末次复查炎症结果和及影像学结果,并分别采用膝关节评分法(Knee Society Score,KSS)与Harris髋关节评分法(Harris Hip Score,HHS)评分对膝、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7例病例,规律随访24例,失访及死亡3例,随访平均时间为26.71个月(7-63个月)。其中成功治疗22例,失败2例,感染控制率为91.7%。患者末次随访CRP、ESR较术前水平(CRP:5.40±3.50 VS 52.59±33.98,P=0.00;ESR:20.16±12.10 vs 72.29±34.27,P=0.00)明显下降,随访膝关节KSS疼痛评分(81.42±9.18 VS 24.83±12.19,P=0.00)分、功能评分(73.86±22.99 VS 8.09±3.47,P=0.00)、髋关节HHS评分(84.12±15.14 VS 34.41±6.85,P=0.0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优化培养、超声裂解、PCR、二代测序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查,病原菌阳性率为91.7%,其中10例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细菌检测阳性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与其他病原菌治疗成功率分别达100%、83.3%、92.8%,结果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67)。症状持续时间小于等于4周19例,其中成功17例,清创成功率为89.4%,症状持续时间大于4周小于等于8周的病例为5例,清创成功率为100%,两者成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1.00)。结论:通过DAIR治疗急性PJI有较好感染控制率及预后疗效。在本组研究中,症状持续时间在8周之内的病例进行DAIR治疗PJI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与其他病原菌导致的PJI的治疗预后无明显差别,可能原因是较高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和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