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A的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及减排策略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筑领域一直是碳排放大户,其中公共建筑的规模、体量和能耗强度的同步增长势必带来巨大的碳排放,公共建筑将是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由于气候条件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和减排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对同区域的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建立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包括三个子模型: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模型和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改善模型。应用上述评价模型,选取厦门市某公共建筑进行实例研究,得出该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为117596.48t,每平方米年碳排放为92.18kg/a·m2。其中,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最大,占总排放的83.57%,远大于其余两阶段之和;其次是物化阶段,占总排放的16.11%;消除阶段的碳排放最少,仅占总排放的0.32%。随后,对该公共建筑的碳排放进行改善研究:1)通过减排敏感性分析可得影响公共建筑碳排放最明显的三大因素分别是空调温度、电能碳排放因子和照明功率,公共建筑的减排应从这三大因素入手;2)通过减排经济性分析可得公共建筑外墙减排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佳,而公共建筑屋面的减排方案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可是动态投资回收期较长,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小,推广具有一定难度。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两种视角的减排策略:1)生命周期视角。通过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碳排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减排的一般性策略和针对性策略;2)碳交易视角。基于碳交易的公共建筑减排的经济评价模型能增加公共建筑减排的效益,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我国公共建筑低碳的发展,就应当从推广基于碳交易经济评价模型、激励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减排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他文献
国际市场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其成立之初就提出“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