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9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革命时期,作为年轻政治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大规模深入农村领导农民运动,以求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大革命洪流之中。广大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根深蒂固的区域,既有糟粕的宗族观念和传统习俗制约群众的觉悟和革命行动、阻碍革命前进,又有精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激励农村劳苦大众参加革命。如何批判、改造传统文化,成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挖掘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近代中国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传统意识下农民的压力和困惑、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和共产国际文化观的影响等,根据革命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工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契合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改造传统文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一方面,共产党人从传统迷信思想、传统宗族观念、传统陋俗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尽量贴合普通群众的生活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进行鼓动性的宣传教育,破除束缚民众支持、参加革命的精神枷锁。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用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品格和理想信念,鼓舞人民大众参与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取得了良好的历史成效,不仅破除了传统封建思想对大革命的阻碍、树立了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良好的革命形象,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初步结合。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为当今的传统文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明确传统文化改造的长期性,循序渐进地改造传统文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改造传统文化要符合客观实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发展钠离子电池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二次电池的成本。而构筑固态钠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固态钠电池有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是有广阔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存在着电解质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差、物理接触差等问题。不良的界面相容性会使得界面阻抗增大,电池性能衰减。因此固态钠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以及界面稳定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9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化税收治理体系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国家层面的形势变化必然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税收征管面临着不断变化的风险,纳税户激增而税务人员数量相对稳定且老龄化趋势明显,纳税人对税务机关要求不断提升导致税收征管风险日益增大等问题都亟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风险管理。近年来,各级各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愈发恶劣:外需的萎缩、东南亚国家的崛起带来竞争的激化、纺织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出口压力成倍增长。为了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深入贯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尝试进入国内市场。本文首先探究了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转内销困难的原因:第一,出口与内销在竞争要素、客户类型等方面有很大区别,企业转型若不能及
目的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可选择性杀伤癌细胞,但研究发现许多癌细胞对TRAIL具有耐药性,如食管癌腺癌(Esop Hageal adenocarcinoma,EAC)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EAC一般认为是由慢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
引语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引语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坚持从实际语料出发,运用形式和意义互相验证、结构描写和功能分析、句子分析和语篇考察互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叙事文本中与直接引语相关的几个问题——言谈直接引语和思维直接引语的使用特征、引号缺省型直接引语边界的识别手段、“来了一句+直接引语”和“说了一句+直接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使少年德才兼备,成为栋梁之才,教育尤为重要。二十一世纪,提高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明确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就变得非常重要。它能为开展素质教育,了解某阶段素质教育的效果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而能够有的放矢地调整素质教育方式,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以菏泽、青岛两市的中学教育为例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