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明威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当代的文学杰作。这部小说以其特有的“硬汉精神”、冰山风格、精练的语言以及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而享誉世界。它被誉为现代美国文学的典范之作。本篇论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例如历史背景、哲学、审美、心理及艺术风格。读者可以从《永别了,武器》中感受到它的永恒魅力。 《永别了,武器》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作品并未粉饰战争,而是描述了剥夺了人的生命和幸福的战争的残酷和疯狂。小说通篇都弥漫着反战情绪。作家在小说中描写了故事发生地、一切经历、对话甚至还有主人公的内心独自,绘制出战争毁掉了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以及年轻一代在一战后的迷失。凯瑟琳·巴克莱的死和弗雷得里克·亨利的痛苦充分表明人们不仅从身体上被击败,其精神也完全被打败。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人自危:“这个世界毁掉了所有人的生活。它不加区分地所有好的、温柔的和勇敢的东西。”一战使得整整一代人失去了希望、宗教和信仰。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为整个世界献出了最伟大的作品。人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迷惘的一代”的失望、悲惨、伤痛和死亡。它也因此成为拥有永恒魅力、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宿命,也是一部现代意义的悲剧作品。海明威对生活悲剧本身十分执着。他通过凯瑟琳之死表现了自己的生活观。他没有把男、女主人公简单地塑造成受害者。这些人的命运也只是激发了人们的恻隐之心,而没有丝毫的恐惧。海明威也没有把这些人物塑造成道德的无辜者:他们非常了解让他们受苦受难的不公平的世界。海明威制造了形式的悲剧,应该说他首创了这一写作方法。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同的是,主人公的错误行为与其命运没有丝毫联系。一些悲剧手法的使用,例如雨等制造出所有灾难发生的逆向情景。实际上,这部作品中有关雨的情节是比较成体系的,而且超出了所有文学形象的表现模式中的分量,例如最后一幕中亨利在雨中走向旅馆的情景。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其中最为重要的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永别了,武器》遵循了现实主义原则。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和其他青年共同经历了战争中的以及战后的残酷。这部作品本身集中了生活中所有的真实、具体、典型和概括。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还采纳了现代的方法,例如超现实主义、意象主义、精神分析和象征主义。 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还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冰山风格,即遵循省略的原则,用极富活力的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也因此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着不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