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花卉苗木有害昆虫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许昌市6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为区域,以该区域内花卉苗木害虫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花木种类相对丰富,结构不合理在许昌市60万亩生态林基地内有园林花木138种(包括小乔木和小灌木),其中针叶树13种、常绿阔叶树19种、落叶阔叶树71种、藤本5种。另有温室植物30种。花木种类相对丰富。但在138种植物中,落叶阔叶树占71种,而在这71种中又以杨树、泡桐种植最多占调查区域面积的近5070,约27万亩,而杨树又是其中占面积最大的单个树种,约25万亩。杨树是优势树种。花木害虫以本土为主,杨树害虫是主要害虫通过调查发现,在许昌市60万亩生态林基地内有害虫270种(隶属10目71科),其中63种是1980年以后从外地传入的,天敌135种。为害许昌市花木的主要害虫是本土造成的,但是外来传入的害虫具有潜在的危险。许昌市生态林基地害虫自1980年以来累计发生虫害面积约24万亩次,其中,轻度发生20万亩次,中度发生2.1万亩次,重度发生1.9万亩次。杨扇舟蛾、黄翅缀叶螟、杨小舟蛾、桑天牛、光肩星天牛等为害面积最大,是许昌市花木的主要害虫。在许昌市花木基地由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杨树害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达1144万元人民币,杨树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是重点防治对象。许昌市主要花木虫害的形成与消长就本土虫害而言寄主植物量的变化是其形成与消长的根本原因,而外来虫害的形成与消长是人为造成的。树种结构的变化引起主要害虫种类的变化,气候因素是害虫形成与消长的助力因素,人为传播造成外来害虫种类不断增加。大面积单一树种是造成某种或某几种害虫流行的主要因子,气候变化尤其是冬季气温的高低与越冬虫口密度成正相关,也与生长季的为害成正相关。单一化学防治和用药过量及不当助长了虫害的发生。许昌市主要花木害虫演变规律是:树种结构改变引起主要害虫种类发生变化,次要害虫变为主要害虫,主要害虫逐步下降为次要害虫。每年苗木的调入与调出次数较多数量较大,国民防控害虫意识不强、检疫等防控存在漏洞、人为传播造成外来害虫种类不断增加。许昌市主要花木害虫防控对策是:树立以生态学理念认识并防治害虫,即把害虫当成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管理,用科学的方法调整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趋利避害,采用生态学的方法治理害虫;以经济学理念防治害虫,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害虫为害“经济阀值”,防治收益要远远大于防治投入,不能见虫就治,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防治害虫;加强害虫防控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倡导科学种树,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树种大面积种植,规范林业生产管理,在营林生产中,方案设计要有害虫防腔措施;全面普及推广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农业措施防治及生物防治技术,规范化学防治。许昌市主要花卉苗木害虫防控机制:(1)建立花木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许昌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按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准确、科学地对害虫事件做出预警,制定本辖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建立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2)主要害虫专业防治,加强对主要花木害虫防治技术的宣传与技术推广,普及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着力解决技术棚架问题。成立以由专业森防技术人员为主导,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参与专家评估和指导系统,对主要经济害虫能做到监控到位、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及时防治,并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从人员组织到方案设计再到经费筹措等一系列完整的害虫专业防控机制;(3)形成以基层林业技术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全方位防控机制,要充分利用基层专业人员及农村科技能人长期一线的优势,给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及定期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由基层专业人员和农民能手相结合的害虫防控队伍,带动全体花木种植者自觉的科学的防治害虫,并使其经常化制度化,成为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防控机制。
其他文献
介绍双峰聚乙烯的性能特点和用途,阐述双峰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进展以及国内外生产概况,提出了发展我国双峰聚乙烯生产的一些建议。
随着航空运输的高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持续增加,当空域资源和管理水平以及机场容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之后,就产生了空中交通拥塞。这不仅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而且导致
为了解长鞭红景天对高山环境胁迫的应答机制,本文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幼苗和成年植株的膜脂过氧化水平、抗氧化系统、有机渗透物质、光合色素和光保护物质,研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患者分为首发组(22例)和复发组(18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取所有本研究
赭曲霉素A(以下简称OTA)是一种由真菌(包括疣孢青霉菌,赭曲霉,以及炭黑曲霉)产生的生物毒素,其常见于谷物,谷物产品,水果,咖啡,葡萄干,葡萄酒和啤酒中。由于OTA对人体构成了
背景与目的:客观定量分析心肌功能是众多学者一直努力研究的主要领域,应变和应变率分别反映了心肌的形变程度和形变速度,是量化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标。心肌应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