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人类精神家园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19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更糟糕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迅猛蔓延到人类的精神空间,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灵魂,使人们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甚至丧失本性,丢失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人类怎样才能战胜精神危机,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呢?生活在工业时代初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早在十九世纪就看到了工业化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危机,感受到了随之而生的精神危机,具有了精神生态的意识。他洞察到人性的堕落和精神的衰退,认为自然对人类的心灵和精神具有美好的道德作用;在自然的作用下,人的精神能够健康地成长;人类只有重新认识自然及其作用,恢复人的本性,让精神“回归”于自然状态,才能重返失去的精神家园。华兹华斯的这些精神生态意识对于解决现代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通过对华兹华斯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努力为现代人类寻求一条重返精神家园的希望之路,启发人们对精神生态这一领域进行新的认识。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华兹华斯及其诗歌的研究现状、精神生态理论,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组织结构。第二章分析华兹华斯精神生态意识形成的背景:华兹华斯的童年,法国革命的影响和卢梭的影响,并总结其精神生态意识的内涵。第三章主要从精神生态的角度对华兹华斯的两首代表诗歌《丁登寺》和《序曲》进行详细的解读,挖掘出其中蕴涵的精神生态意识。第四章客观评价华兹华斯富有远见的精神生态意识,并指出其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在解决现代人类的精神危机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该项研究在生态批评领域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开放教育是近年来使用较为普遍的一个概念,却没有一个公认的、较为清晰的定义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模糊已影响到开放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论证概念的形式逻辑,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1、miR-204和miR-34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2例胃癌患者、22例胃部良性病
作战仿真是认识和学习战争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信息化战争时代,通过仿真可以对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进行预
刘禹锡和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因生平交游及难分伯仲的诗文成就而被人以“刘柳”并称。两家散文皆成就不凡:柳宗元倡导古文,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创作不仅
从2004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了对农业税的减免,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实行了全部免除农业税,实行合同内零负担,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行一事一议制。2005年,党的十
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 L.),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浅根性果树,根部易生根蘖。生产上石榴的主要繁殖方式有扦
本论文分析了韩国第七次教育课程中国语基本词汇的常用性及学生需要的针对性。目前,韩国的现行高中中国语教材是根据第七次基本词汇编辑而成的,因此它非常重要。如果它缺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