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位移表达,是用发生在心理空间的运动或方位变化来描述物理空间中静态物体的方位或形态的一种表达。研究表明虚拟位移表达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不同语言中,它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本文以英、汉虚拟位移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大量语料,找出两者语言表征特点,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相关理论解释所发现的规律和差异。本文以运动事件为理论背景,选取运动事件中凸像、背衬、路径和方式四个概念成分作为对比点,对比分析英、汉语虚拟位移表达样本在凸像选取、路径和方式表征上的异同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过去国内外学者对虚拟位移表达的研究,着重介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跨语言对比研究,为后续对比工作打下基础。接着,本文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即运动事件;主要阐释了运动事件的定义、概念结构和词汇化模式,并分别以凸像、路径和方式等几个真实运动事件中的概念成分为对比点,分析其在英、汉虚拟位移表达表征上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语料,发现相同点表现在凸像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上。第一,英汉虚拟位移表达中,凸像均可被分为三类,并在分布上表现出相似的模式。第二,英汉虚拟位移表达既遵守路径条件,即路径信息必须出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也遵守方式条件,即方式信息不能出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除非位移方式用来表明路径特性,因此方式动词和方式状语被大量限制。然而,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路径和方式的具体表征上。英语虚拟位移表达可以表现为单个位移动词携带多个包含背衬信息的路径介词或小品词,表达连续复杂路径。因此,对路径的描写和切分都更为细致。再者,相比于汉语虚拟位移表达,方式信息的凸显度和方式动词的出现频率在英语虚拟位移表达中出现更高。最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从思维层面、认知语言学体验性层面和语言层面对中英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异同点进行解释,阐明其认知理据,以便更深入了解虚拟位移表达。英汉虚拟位移表达的共性和个性既与大脑认知有关,也与语言的语法结构有关。人类认知存在着共性,以及由认知上的共性所必然决定的一些对事件、共同经验的概念化方式。因此,本文从语言对比角度出发,从语言材料入手,找出英、汉虚拟位移表达语言表征上的特点及规律,也为英汉互译的研究提供帮助。当然,我们还需要更加丰富的语料来研究分析运动事件其它概念成分,如位移动词等,为虚拟位移表达这一语言现象提供更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