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种荒漠植被“肥岛”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分形理论,结合GIS技术,对新疆三种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和柽柳的“肥岛”土壤颗粒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是粉粒百分含量>砂粒百分含量>粘粒百分含量,并且土壤颗粒以砂粒和粉粒为主。大胡杨与小胡杨的砂粒和粘粒百分含量冠幅内高于冠幅外,粉粒百分含量则是冠幅内小于冠幅外。中胡杨的砂粒百分含量冠幅外高于冠幅内,粉粒和粘粒百分含量冠幅内高于冠幅外。梭梭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是砂粒百分含量>粉粒百分含量>粘粒百分含量,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大中小梭梭的砂粒百分含量均是根部>冠幅边缘>冠幅外。大中小梭梭的粉粒百分含量总体上来看从根部至冠幅边缘至冠幅外呈递增趋势。大小梭梭粘粒百分含量均是冠幅边缘>冠幅外>根部。中梭梭的粘粒百分含量是根部>冠幅边缘>冠幅外。塔河不同发育阶段的柽柳的砂粒百分含量与粉粒百分含量相当,都大于粘粒百分含量,以砂粒和粉粒为主。总体上,不同发育阶段的塔河柽柳的砂粒百分含量根部与冠幅边缘都大于冠幅外。粉粒百分含量总体上呈根部<冠幅边缘<冠幅外的趋势。塔河粘粒百分含量除小柽柳外,均是冠幅外大于根部和冠幅边缘。阜康不同发育阶段的柽柳均是砂粒百分含量>粉粒百分含量>粘粒百分含量,以砂粒为主。砂粒百分含量根部大于冠幅边缘和冠幅外。粉粒百分含量总体上是冠幅边缘大于根部和冠幅外。粘粒百分含量是冠幅外大于根部和冠幅边缘。(2)利用地统计学分析和克立格插值图表明:胡杨、塔河柽柳和阜康柽柳的颗粒组成含量的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梭梭的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胡杨、梭梭、阜康柽柳和塔河柽柳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均超出了灌木冠幅覆盖的范围,并未反映灌木的局部效应。结合克里格插值图,胡杨、梭梭、塔河柽柳和阜康柽柳的颗粒组成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岛状。(3)胡杨和梭梭“肥岛”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分析表明:胡杨“肥岛”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在冠幅内略小于冠幅外,表现为胡杨冠幅内土壤质地比冠幅外土壤质地略粗;梭梭“肥岛”颗粒分形维数在冠幅内高于冠幅外,表现为梭梭冠幅内土壤质地比冠幅外土壤质地细。通过对胡杨和梭梭的“肥岛”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砂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粘粉粒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砂粒增加导致分形维数的降低,粘粉粒增加会导致分形维数升高。所以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评价荒漠灌木“肥岛”土壤的定量指标之一。但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和总盐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转Bt基因作物发展迅速,其释放的毒素可能在土壤中残留和累积,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引起人们对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本课题以海南澄迈县砖红壤、广西南宁赤红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其中由于干旱缺水而导致的水荒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抗旱预案研究推行的是积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hm2,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而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特殊国情,使
根据射洪县表面土壤有机碳密度资料,结合该区域内地貌特征,基于SPSS13.0及ArcGIS9.2平台,运用常规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射洪县内小、中、大3种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基本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农业增产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而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单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
黔西北土法炼锌具有300多年的冶炼历史,冶炼产生的废渣中,重金属Cu、Zn、Pb、Cd等含量高,严重污染该区域土壤,并通过食物链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