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多义范畴“上”、“下”的认知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空间主义为假设前提,利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方法,通过从移动者-界标关系进行分析,建构出了“上”、“下”各种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汉语意义链条模式,探讨了汉语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之间的引申机制及造成的多典型语义范畴结构。文章构拟了“上”在其他论域的意义链条,通过分析“上”的多项非空间意义,揭示出了“上”从空间意义到时间、数量、社会等级、范围、状态等其他论域的隐喻引中关系;构拟了“下”的空间语义链条,通过对不同分布的“下”的空间意义的语义描写,勾勒出了“下”的空间语义链条,并与“上”的空间意义作了对比,找出了“上/下”在空间论域使用的不对称规律。   
其他文献
敦煌写本《大般涅槃经》无论在佛教史上,还是在汉语史和汉字史上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全面调查了敦煌本《大般涅槃经》,凡874号,分别对其版本、异文、俗字和部分词语进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是美国当代文坛中杰出的作家,也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1933年,罗斯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1995年,罗斯凭借短篇小说《再见,
崛起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前所未有且影响较大的小说流派.该流派小说不仅在文体上呈现为共同的结构模式,在思想内容上也共同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才子"作
对新生代作家而言,如何在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凸现自己的真正个性,成为他们首要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篇论文的切入点.本文抓住新生代小说创作的两大特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