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后退步法的运用分析与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和心智要求较高的运动,自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数个阶段。在对手法要求提高的同时,对步法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快、准、活”是现代羽毛球步法的基本特征。本文以2014年国际羽联发布的世界羽毛球男单年终排名前5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后退步法为研究对象,以运动员在场上击球时各后退步法的频率使用情况为突破口,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5名选手的10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优秀运动员后退步法的运动规律,旨在为改进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的针对性,提高我国羽毛球整体训练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在研究的5位运动员共计10场比赛中,六种后退步法总体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ZH、JCE、JCS、DZB、FE、FS后退步法。2在左、右后退路线中,左后退路线中后退步法的使用总频数高于右后退路线中后退步法的使用总频数。其中,六种后退步法使用频数排在前三的包括左后退路线:JCE、DZH、FE后退步法。右后退路线:DZH、JCS、DZB后退步法。3在与后场击球技术相衔接的后退步法中,与后场杀球技术结合最多的后退步法为DZH蹬转一步(起跳),与后场吊球、高远球技术结合最多的均为JCE后退。4各后退步法与后场杀球技术相结合的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别为:FE、DZB、JCE,其失分率由高到低分别为:JCE、DZH;与后场吊球技术相结合的得分率最高的为DZB,其失分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ZB、DZH。与后场高远球技术相结合的失分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ZH为3.1%,JCE为0.9%。5六种后退步法在各运动员比赛运用时,呈现出共性和差异性。共性方面:一,现优秀男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更倾向于使用蹬转一步(起跳)进行后退,并且尽量减少反手后退步法的使用;二,五位运动员主要使用DZH、DZB两种后退步法进行杀球,获得更多主动进攻得分的机会。差异性方面:一,单个后退步法侧重程度上存在差异,谌龙在6种后退步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JCE交叉两步后退,李宗伟和约根森侧重使用DZB蹬转并步。孙完虎FE、FE后退步法使用频率均高于其他选手,显示出了优秀的反手后退能力;二,各运动员在不同后退路线中的后退步法分布有所差异。谌龙在右后退路线中的JCE交叉两步使用频率最多。李宗伟在左后退路线中侧重使用DZH。斯里坎斯在右路侧重使用JCS交叉三步。孙完虎在左后退路线中更倾向于选择FE反手两步;三,后退步法与后场击球技术相结合的使用与使用效果方面,李宗伟后场使用JCS交叉三步击打高远球的使用率高于其余5种后退步法,且DZB吊球的得分率高于其他选手。孙完虎后场FE反手两步进行吊球和高远球的使用率使用率高于其它步法,体现出了孙完虎优秀的后场反手能力。谌龙杀球失误率主要集中在DZH、JCE杀球。
其他文献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尤其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涌现出了众多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研究文献,时至今
美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捐赠历史悠久,许多大学的建立与社会捐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学校从创建之初到发展至今,始终借助社会捐赠的力量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美国
在中国体育的发展史上,民国时期可以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受到多重政治环境和多样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民国体育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制定了若干体育法规制度,极大
民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语文教科书中叙事文本而言,叙述内容和叙述技术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两部分。而从过往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多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