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社会地位、社会分工及社会价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别语言的探究也就不断深入扩展。但是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大多停留在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宏观研究层面或者国外理论的推介层面,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动态研究还存在不足。再加上近些年来,电子媒体发展迅速,为人类沟通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途径,电视访谈节目就属于其中发展较为迅速也较为成熟的方式之一。所以,本文试图对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采取的话轮转换策略展现出的性别差异做一个相对透彻的研究,试图将其宏观和微观差异的情况和原因完整的展现出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借助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轮转换策略的性别差异的探讨进一步挖掘男女两性在语言运用策略上的不同,目的是帮助男女两性在语言上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促进语言和谐。本文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Sacks等语言学家编写的话轮和话轮转换规则等相关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支撑,刘虹、何兆熊和匡小荣等国内学者对话轮转换策略涉及到的诸如“话轮”、“半话轮和非话轮”、“打断”等概念是本文理论建构时的标准参照,孙汝建等性别语言学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更为本文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本文在前人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对电视访谈节目中“打断”的定义和保持话轮策略的概念等都做出了本文具体的分析。本文对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轮转换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别进行,这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宏观分析是指对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轮转换策略的性别差异情况及其原因进行整体把握,像女主持人更高比例地打断嘉宾话轮的现象,都可以从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提高等方面进行解释。微观分析包括六个层面的分析,即男主持人采访男女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女主持人采访男女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男女主持人各自采访男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男女主持人各自采访女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男女主持人各自采访同性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男女主持人各自采访异性嘉宾时话轮转换策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这六个层面包含了男女主持人与男女嘉宾一对一采访时会出现的全部情况。微观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宏观分析的结论有相同之处,也有可供补充完善的地方。这说明,对男女两性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不应单凭整体上的认知就不经论证轻易断言,还应该在大量自然语料分析中体会两性语言使用的动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