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CHARLS数据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基本保障,也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由于农村居民的生产水平不高,土地过于细碎化导致规模化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也不高,从而使得农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农产品数量有限,农民以农村土地经营所获取的收入过低,无法维持他们的生活,所以很多农民都进行兼业化工作,从而造成了农村土地的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甚至是撂荒现象。现代化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旨在进一步助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并提速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国家大力政策支持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土地流转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但是土地流转的效果和如何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问题却依然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然后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2015年至2017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建模与回归分析,得出土地流入与流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流转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民的收入,从而提出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无论是土地的流出还是土地的流入都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土地流出的农户而言,流出面积、流出的价格、非农业资产对其收入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对于土地流入农户而言,土地流转面积、非农业资产对其收入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同时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土地流转对于土地流入农户的总收入影响更大;土地流转中流入面积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需要把握好适度规模的“适度点”。所以需要通过解决好“如何在适度规模前提下更好地进行规模经营”、“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如何建立合适的价格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来促进农民收益,增加农村家庭福利;当然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着力研究的,也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企业作为社会环境治理的主体,如果其能够有效作为积极进行环保投资对于社会环境治理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环境治理的私人成本较高,私人收益可能得不到充分补偿,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动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国家通过颁布环保产业政策的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干预,通
随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人们往往选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能力、经验等,以求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种现象也使得企业提高了自己的岗位要求设置,尽管该岗位可能并不需要资质那么高的人来做,人才迫于较差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选择低于自身能力要求的工作,于是导致了资质过剩现象的产生。资质过剩指的是员工的教育、学历、经验等高于工作所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质过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要加快学校体育基础制度建设、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工作目标。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成立“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启动了学生运动技能标准(体操)研制工作,着沈阳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进行学校体操等级标准地制定与竞赛地具体实施、管理。国家体育总局也在《大力改革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培养体育人才从娃娃抓起,要建立青少年
21世纪以来,面对“三农”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开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发展前景。但是,与城镇居民比起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进而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促进农民
2011年,在中国及塞尔维亚教育部双方的推动下,在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塞尔维亚教育部出台了“塞尔维亚中小学开设汉语教学的试点方案”,2012年塞尔维亚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汉办正式签署《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中小学开设中文教学合作备忘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学校主动申请开设中文课程,中国国家汉办派往塞尔维亚的汉语教师的人数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针对塞尔
为解决宁夏连作压砂西瓜田土壤肥力和压砂西瓜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基于当地常规施肥方法,通过有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及菌剂以培肥土壤,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及改善压砂西瓜品质。本研究以压砂西瓜“荣耀”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以有机肥为底肥,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配施菌剂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及压砂西瓜蔓长、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品质的影响,对当地连作压砂西瓜田土
学位
股东投资公司追求的系获得红利。有限责任公司特有的封闭性、人合性特点使得中小股东分红权更易遭受侵害。司法介入强制公司分红不但可以有效保护股东分红权,还能够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然而我国对于股东分红权的司法救济并不理想。虽然《公司法解释四》对于救济股东分红权作出了相关规定,但过于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分析股东分红权纠纷相关案件,针对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加以讨论,并为完善股东分红权司法救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从当前来看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高度重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近些年,河南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71%,比2017年提高1.55%,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城镇化率不高。郑州市是河南省单极核心城市,在河南省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会有
在过去由于自然灾害等客观问题以及封建的社会制度问题,因为粮食短缺导致的贫困无处不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地区逐步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是贫困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可以说贫困依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存在。我国经过四十年的扶贫开发,消除了大规模的区域性贫困,但是2000年以后当我们在总结过去的扶贫成绩,分析现存的贫困现状时我们发现,农村地区仍然是扶贫道路上的硬骨头,即使在东部、中部地区的偏远山区仍然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