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积墨法语言分析——以龚贤绘画为例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艺术中积墨法在作品中的表现以及各个朝代对积墨法的运用为研究,结合龚贤山水画,全方位研究中国山水画积墨法这种语言形式。从而透视出积墨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所以历代和现当代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积墨法语言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实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为当代山水画创作打下基础,成为当代山水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山水画作为中国中国绘画的主流包涵了笔墨语言的各种操作技法和审美规范。笔墨语言作为中国山水画的表达形式与呈现状态,在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中表现的十分明确。山水画语言是构成山水画风格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的表达体系,也是山水画创造者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和特征。山水画语言的生成和挖掘是艺术创造主客观相结合的过程。纵观中国绘画史,众如星斗的先贤大师穷极一生以他们强力的绘画语言和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构筑成一座座令后人折服却难以逾越的奇峰异峦。像黄宾虹,李可染,贾又福等山水大家,都对积墨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积墨法具有浑厚华滋之韵,系山水画笔墨之精华。学习积墨法,要掌握其层层积累之要领,体现山川壮丽雄伟和人文精神内质之凝聚,使山水画更具新意和活力。把积墨法的传统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再来看龚贤的山水画,他是用严谨的积墨方法把山石的形态表现的很具体,他的画面里压倒一切的黑色,是大自然的象征,又是在历史的流逝中饱尝着一种冲动和压倒一切的力量。他通过强烈的自我表现手法,描绘祖国的大自然。他从传统中来,并发展了传统。造型构图空间处理,黑白的巧妙运用都不与人同。开创了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新境界。任何民族也无法触犯的中国文化和特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步伐正在加速向前迈进,在这个过程当中,带给人类的却是把双刃剑,在提高了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现如今,人们渴望
纵观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的发展伴随着文字和文化的发展。自秦代以后,篆书这一书体作为中国汉字字体发展的开端,因其实用性的下降,而渐渐提升为一种盲目追求工艺性与装饰性的
自五代两宋到元明清,出现了大量的《潇湘图》。通过对山水画史的梳理,不难发现一条以“潇湘”为图式的绘画史的衍进过程。是什么让如此多的画家对“潇湘”情结如此割舍不下,
期刊
在我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幼教专业已经跌跌撞撞走了一个世纪之久。在这一百年中,幼儿教育已成为提高我国群众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随着“从娃娃抓起”的教育风潮,群
目前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行“中国风”,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不断的融入中国传统符号。因此,中国设计领域进一步号召设计的“中国化”、“本土化”。何谓工业设计“中国化”?在大量“中国风”的设计层出不穷的同时,我们发现,传统符号被错用、滥用的比例也很高。为什么在产品造型设计日益繁荣的设计领域,会出现这样的不协调声音?我想,是因为设计师对中国传统符号与产品造型设计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认识出现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