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忆与意义生产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精神文明瑰宝,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随着新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局面。影像记录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功能,在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社交平台上被广泛传播,让更多大众“看见”了非遗。纪录片《传承》系列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中央电视台分别在2015年、2018年和2019年推出了纪录片《传承》系列一至三季,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本项研究主要借助文化记忆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三个部分对以纪录片《传承》系列(一至三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记忆建构与意义生产进行了研究。依据文化记忆的储存功能,本文首先探讨了纪录片《传承》影像记忆的储存与唤醒。通过影像文本传达的影像信息、影像叙事和“记忆场”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展现了《传承》如何借用影像记忆的储存功能,将影像记录形塑成为保存记忆的“档案”,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则是依托文化记忆的重建功能,分析和阐释了《传承》影像记忆的重构过程。该部分主要以影像记录的视听特质为基本框架,分别对《传承》影像中意象的隐喻、视觉形式的呈现、听觉效果的强化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承》系列影像通过“水”、“火”等意象以及综合运用镜头语言、光影色彩、剪辑制作方式、音乐音响、旁白人声等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实现了记忆的重构,影像记录在创作者的调用和重新组织中形成了与现实社会的呼应。在第三部分,本项研究从文化、商业、政治三个角度讨论了《传承》影像的意义生产和认同建构。从研究可以发现,《传承》虽然通过探讨传统与创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了文化认同,通过集体想象的表意实践建构了国族认同,但视听媒介的本质仍然无法避免影像记录对观者的迎合,难免会部分地落入到消费主义的商业逻辑中去。本项研究最后提出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借助影像记忆的方式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延续。面对记忆真实性的困境,研究则提出了期待未来技术创新能够产生更加合理有效的记忆方式,带领人类社会步入开阔真实和多元化记忆体验中的对策与结论。
其他文献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在促进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于2018年4月27日公布,本次立法在陪审员的参审职权方面有重要变化,是近年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实践经验的成果总汇。虽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刑事诉讼陪审员广泛的参审权利,确立了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同职同权”的参审地位,但刑事诉讼中陪审员的参审职权并未在司法实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国家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政策,既对教育信息化服务行业提出严格要求,也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越来越开放,教育信息化服务企业纷纷涌现,此时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成为实施和运维信息化服务最受关注的挑战。X公司作为业内的后来者,成立三年以来,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快速扩张导致企业服务质
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为基层减负是重要议题,不仅中央关注度高,而且符合基层干部普遍期待。中央把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初衷是使基层工作人员脱离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和压缩无关紧要的事务。本案例通过对N市Y区基层党委政府发放调查问卷,与部门负责人以及下属人员等进行深度访谈,全面了解N市Y区基层政府单位推进“基层减负年”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据调查,N市Y区基层党委政府在中
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了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根据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改,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初高中的实际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规定,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设有一个专有模块,名为《中外历史纲要》。为了适应和掌握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基础的历史教学从而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我们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分析。《中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老龄化己经变成全世界的主要疑难问题。我国正经历着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持续而深切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及速度已全面远超于当今世界各国。我国已正式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且老龄化有着“未能富、先已老”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独特性,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加快稳步发展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至2.6亿人,到2050年,达到4.4亿人左右,占到总数的1/4。据预测,我国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尤其是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农村,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得以开展,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而防疫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会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核心技术优势是高新技术类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根基。而如今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因此,这类企业为了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活动。自从我国引入股权激励制度以来,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开始实行股权激励措施。许多股权激励研究文献显示,企业的股权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提升创新能力,已经使用过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时间。根据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对全国1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平均每天要花费2个小时的时间在玩网络游戏上面,同时,按学校进行分类:高职院校有近七成学生玩网络游戏,普通本科高校有超五成学生玩网络游戏,双一流高校有超六成学生玩网络游戏。(1)由此可见,学校的优劣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67条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国家赔偿。”该法条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了如果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原因,是由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职权行为侵权所导致的,受害人依照本法条依法享有获得监察赔偿进行救济的权利。监察委员会作为一个全新成立的,代替国家依法行使监察权的公权力机关,其机关性质与功能定位同原有
袁嘉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参加“经济特科”考试,高中一等第一名,是云南唯一的“状元”。他在经学、史学、诗学、文学、教育和书法等诸多领域成就显著,在20世纪云南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袁嘉谷的书法以楷书、行草书见长,书风峭拔俊秀、清丽自然,被后世称为“袁家书”。本文分四个部分来阐述袁嘉谷的书法风格。第一部分是袁嘉谷其人其学。首先介绍袁嘉谷的人生经历,包括袁嘉谷的家世,早年求学经历,省外为官及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