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乐府诗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为我国诗歌乃至词曲在后代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很多乐府诗歌的作者现已无从考证,但诗歌中鲜活的形象和内容,以及精炼准确的语言依旧为我们展现出中国古代历史那多彩的画卷。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将其译为英文,以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随着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不少国内外学者将语言学的成果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其中,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因此,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的研究已不少,而且近年来它在翻译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然而至今为止,诗歌的翻译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美学范畴、韵律研究等诗歌的基本特征的研究上。鉴于此,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纯理功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乐府诗及其译文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通过纯理功能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乐府诗及其译文在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方面的异同。针对本文的分析,作者经认真选择,从浩瀚的乐府诗歌中选取了八首流传广泛、引用频率高、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研究。其中文版本全部摘于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英译版本由众多中外学者翻译,如汪榕培、许渊冲、安妮·柏丽尔、阿瑟·韦利等等。本文除简介与总结外共分五章,第一章对乐府诗的产生发展、主题内容和诗歌特点及其英译现状和主要译者的观点做了概述;第二章介绍了论文的理论框架,包括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中的语气、情态系统和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和衔接问题。此外,作者对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也做了总体的的概述;第三章到第五章从三大纯理功能角度对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文和英译文在及物性过程,语气、情态系统以及主位结构、衔接方面的异同,探讨差异的成因。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对乐府诗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能给翻译研究带来启示,帮助我们解决翻译过程特别是诗歌翻译中的一些难题,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