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了全世界约1.7亿人,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肝脏疾病。以往的报道已经证实IFN-λs能够在体外抑制HCV的复制,但是关于具体的机制IL-28A是如何进行抗病毒尚未可知,并且IL-28A诱导基因的功能也不是全部都了解的很清楚。在本课题中,我们发现IL-28A可以在全长复制子细胞系和病毒感染肝癌细胞系中抑制HCV复制。可以显著的抑制病毒的复制、组装、释放等生活周期,但对病毒的入侵没有影响。IL-28A和IFN-α诱导基因表达的时间点不同,IFN-α处理较短时间,诱导的基因表达水平就达到顶峰。但IL-28A处理较长时间后,诱导的基因表达水平才达到顶峰。两种干扰素联合使用后,对病毒的抑制水平、STATs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激活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比任何一种干扰素单独使用时高。这些都说明两种干扰素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人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EPSTI1),是一种IL-28A诱导的干扰素诱导基因,在IL-28A介导的抗病毒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干扰素处理的情况下,EPSTI1的表达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而沉默EPSTI1会促进病毒的增长。并且EPSTI1选择性的抑制HCV的复制,对其它生活周期没有显著影响。EPSTI1能够激活PKR的启动子,并且诱导许多PKR依赖的早期ISGs的表达,如IFN-β、IFIT1、OAS1和RNase L。EPSTI1通过激活PKR依赖的信号途径起到抗病毒的作用。这些结果暗示了在IL-28A的抗病毒过程中EPSTI1主要通过激活PKR依赖的基因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