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辐射法合成纳米凝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外辐射引发光交联反应具有速度快,结构可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合成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本论文,采用紫外辐射引发单体N-(2-氨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盐酸盐(AEM·HCl)光交联,一步合成了表面氨基化的超顺磁性纳米凝胶,并研究了光交联在离子诱导自组装中的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用部分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研究了离心速度及反应温度对所得Fe3O4纳米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2.以Fe3O4纳米粒子为核,N-(2-氨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盐酸盐(AEM·HCl)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紫外辐射法一步合成粒径可控的表面氨化的超顺磁性核壳型Fe3O4纳米凝胶。探索了单体、交联剂量及光照时间对纳米凝胶粒径的影响,并用动态光散射仪(DLS)、TEM、FTIR、TGA、UV、多功能磁测量仪等表征了纳米凝胶的粒径、粒径分布、形貌、结构、磁响应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改变单体、交联剂量以及光照时间可得到不同粒径、粒径分布均匀的超顺磁性纳米凝胶;与Fe3O4纳米粒子相比,纳米凝胶的磁饱和强度略有降低,但其高的Zeta电位使其稳定性大大提高。3.用稀土金属离子诱导端基丙烯酸化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再用紫外引发光交联,合成了具有紧密核结构的嵌段聚合物胶束。用动态光散射仪(DLS)、TEM对所得凝胶的形貌及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检出率高达85%-90%,而正常细胞则没有这么高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之不仅可以最为肿瘤治疗的靶点,而且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的
聚乙烯由于较低的表面能和惰性的化学结构,其着色性、生物相容性及制品表面的涂饰性能差,与各种涂饰剂如颜料、涂料和油墨等的粘结强度很低,限制了其用途的拓展,须进行表面改性。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净化的催化剂、涂料、陶瓷、抗菌剂等领域。由于TiO_2粉体在光催化过程中易失活、易团聚、难回收等,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而负载型TiO_2薄膜的制备可避免这些弊端。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自组装技术,分别以廉价的四氯化钛(TiCl_4)、硫酸氧钛(TiOSO_4)为原料,以SiO_2球、普通载玻片为载体
“上大学你就轻松了”——是我听过最扯的谎言。 1  在华盛顿大学里,教授讲课,快得完全不考虑我的接受能力。一节课一章节,旁征博引不断,英语原本不是母语,如果不事先预习讲课内容,我经常半天听不出今天学什么。  我18岁,坚决不掉队,24小时图书馆耗到天亮。我想,可以了,我这么努力,就算没读完,也肯定已经走在大多数人前面了。第二天进教室,傻眼,几百人个个课本标满印记,手里拿着笔记。课堂讨论,说的是以知
期刊
2009年以来,“药家鑫”、“躲猫猫”、“俯卧撑”、“欺实马”、“我爸是李刚”等新名词令人眼花缭乱,它们的共性就是在一起案件被引发网络关注后,迅速放大成互联网事件,也被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核酸碱基的突变是诱导许多遗传病的原因,而各种蛋白质在人体内含量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人体新陈代谢情况,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