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增殖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自分泌的方式与MM细胞表面VEGFR-1/Flt-1结合,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EK-ERK)和蛋白激酶C(PKC)途经分别促进MM细胞增生和迁徙是MM发病机制之一。丙戊酸(VPA)是一种治疗癫痫的传统药物,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的作用,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目的:研究VP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KM3细胞中乙酰化的组蛋白H4(Ac-histone H4)和VEGF受体(VEGFR)表达的变化,探讨其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KM3细胞增殖;Annexin V和PI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KM3细胞中VEGFR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KM3细胞VEGFR蛋白、Ac-histone H4蛋白的表达。结果:VPA可明显抑制KM3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VPA处理KM3细胞48h后,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VPA(0.5、1、2、4mmol/L)诱导KM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77±4.64)%、(22.13±1.20)%、(23.95±2.57)%和(42.72±4.61)%,呈剂量依赖性(P<0.05);RT-PCR结果显示,KM3细胞仅表达VEGFR-1/fit-1,且VPA能在mRNA水平抑制VEGFR-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4mmol/L的VPA作用KM3细胞48h后,与未处理组KM3细胞相比较,细胞中Ac-histone H4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同时VEGFR-1的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VPA通过上调Ac-histone H4水平、下调KM3细胞表面VEGFR-1的表达,从而阻断骨髓微环境中VEGF的自分泌促增殖作用发挥对KM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VPA作为一种新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Is)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为作者所创伏羲学第二部分"玉器之道"系列论文之二。根据考古、文献双重证据,论证华夏万舞即万字符之舞,起源于上古龙山时代,中古夏商周承袭,证见商代甲骨文"卍舞"。华夏
《#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肖邦创作的四首钢琴即兴曲之一,作品不仅具有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又拥有着浪漫主义的丰富色彩。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为了更好的把握肖邦艺术风格,诠释音乐内涵,本文试图从肖邦的生平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的本体分析出发,通过对音乐结构、思想、语言的梳理,挖掘其更深刻的艺术特色。研究发现,肖邦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音乐特征体现在其独特的矛盾对立织体结构
野生植物资源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林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章通过对阿荣旗境内所分布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资源特点进行了阐述、评价,对今后合理开发利
兴安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接地极线路与直流线路同杆并架敷设。在直流线路遭雷击后,接地极线路因感应过电压继发接地故障,在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单极故障重启不成功的条件下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1985年1月~2005年1月期间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按1:2比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后
综述了核桃肽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航空训练弹药需求预测是各级指挥员制定训练计划,拟制训练方案和组织弹药供应的基本依据。论文讨论了神经网络在航空训练弹药需求预测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战时航空弹药需求预
8月10日上午,长宁县劳动保障局接到外乡农民工薛理文等人的投诉称,某路桥公司承建的宜泸高速公路长宁县下长镇段E7标段施工工地拖欠40多名农民工工资144万元。接到投诉后,县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基础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云南茄属野生植物的类型和分布特点,为茄属野生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