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人才兴国”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也指出,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是把青年人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是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要承担党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就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不到位、不适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建筑科技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十余所高校600多名大学生以及部分辅导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自我责任感不明确、过度重视个人前途、社会主人翁意识淡薄、缺乏感恩意识等社会责任感缺乏问题。究其原因,有社会教育环境的消极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不到位、时效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在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时效性、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自我教育的能力等方面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