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招聘广告与征婚广告这两种不同语篇的人际意义。招聘广告与征婚广告均属于劝说性文体,具有广告的基本特征即提供和传递信息。招聘广告旨在建立招聘者与应聘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使后者应聘,而征婚广告意在给期待约会甚至结婚的单身者吸引合适的对象,使其采取行动,最后达到征婚目的。以上两种功能正是人际意义所探讨的范畴。人际意义所关注的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如何运用语言和受话者建立并保持交际关系,影响对方的行为,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看法,引出或改变受话者的观点(韩礼德,1994)。在系统功能语法的传统理论框架中,韩礼德提出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词汇语法资源是语气和情态。J.R.Martin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评价系统。鉴于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只有少数的学者对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的语言进行过单独研究。作为一项尝试性研究,本文就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这个理论框架出发来对比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在实现人际意义方式上的异同。本文从专门的招聘网站www.monster.com和征婚网站www.datingdirectaffinity. com各选取了10篇广告作为语料,对其中各个语篇中的语气、情态和评价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相关项出现的频率做了详细统计。本文把如何从语气、情态、人称系统和评价理论来实现招聘广告和证婚广告中的人际意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作为广告的两个子类别,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的最终目标都是劝说读者采取行动,但两者的实现方式上有异有同:首先,在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的给予信息和要求行动的言语功能实现时,两者都存在典型的和非典型的实现方式,但各语气的分布比重与侧重不同。在给予信息时,陈述语气在两种广告中均占很大的比重,招聘广告中运用大量的省略陈述来表达工作的职责,要求的资质等,而征婚广告用疑问句来形成广告商与读者的一种“对话”。在要求行动时,尽管祈使句可以直接达到这一目的,但两种广告都很少应用,因其均采用“软销售”策略。其次,通过对语料库中出现的情态形式出现频率进行分析,作者发现招聘广告运用大量的高值情态动词体现其权威和广告内容的真实客观性,而征婚广告则会选用大量的低值情态动词来缓和广告商的劝说语气进一步表达广告者的意愿。在人称系统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语料库中所有的人称进行描述性分析,进而发现在第一人称的使用方面两种广告存在很大差异。招聘广告中常把公司做为一个整体用we, our比较多,为确立其权威把申请人排除在外。而征婚广告多代表个体,采用的I,we比较多,在使用we时,常把征婚者和应征者视为一个整体,拉近双方距离,从而达到说服目的。接着作者从评价角度分析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发现招聘广告为体现其客观性,很少使用情感手段,在介入中也采取大量的开放性对话,而征婚广告则凸显个人成分,使用大量的情感词汇和封闭性对话,在招聘广告和征婚广告中均运用大量的级差系统。
其他文献
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2Cr19Ni9Mo奥氏体冷拉不锈钢丝卷制的触指弹簧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1.6mm 2Cr19Ni9Mo不锈钢丝及弹簧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380~500℃,保温时间1~4 h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计算机病毒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文章致力于分析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内在特性,分别考虑计算机网络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建立两种能反映计算机病毒传播规律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深入的理论推导和详细的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网络中内部计算机输入
Cempra制药公司宣布,其下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solithromycin口服胶囊,在1项用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患者的全球多中心、双盲
针对潜艇直流供电系统中换向器幅压直流电动机运行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体化多相逆变器—感应电动机替代方案。该方案在利用多相结构抑制谐波的同时,能够减少装备体积
探讨了安全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论述了大学生树立高层次安全意识的必要性,指出培养大学生高层次安全意识必须解决好理论上重视但现实
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将船体中的板分为两种,即承受板中面内载荷的平面应力板和承受垂直于板中面载荷的弯曲板元。根据这两种分类将加筋板按不同的方法实现了结构正交异性向材料
舰船水下电场信号作为重要的物理特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通过研制船模并进行水下电场实验室测量来了解实船水下电场分布情况,可以较好地解决舰船水下电场的海上测量较困
模糊限制语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最早是从语义学及逻辑学的角度来探讨限制模糊词的模糊限制成分。随着语用学的快速发展,模糊限制成分逐渐发展成模糊限制语概念,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