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念中,技术标准与专利几乎没有关联。专利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而技术标准则具有通用、成熟、无偿使用、广泛使用的特点,标准化组织在采集标准时也希望尽量避免涉及他人的专利技术。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内制定技术标准时并没有现成的通用技术可以采集,而高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改进者都具有非常强的专利权保护意识,其技术成果几乎完全被专利权覆盖,所以,标准化组织在这个领域内别无选择地必须与专利权人谈判,将专利技术采集为标准。 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其中主要是数字化产品、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对兼容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国际技术标准是它们生产、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这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薄弱,产业界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同时我国企业面对跨国企业利用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寻求高额许可费率的时候只能被动挨打。故本文主要研究技术标准领域的专利权滥用,并从反垄断的角度,结合先进的反垄断国际立法、司法经验,从我国的现状出发,综观整个法律规范体系,对专利权滥用行为逐步进行分析并研究其规制问题。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技术标准与专利权”讨论了技术标准的界定、特征、种类,以及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主客观原因和影响。第二章“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滥用行为”在分析专利权合法垄断与专利权滥用界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针对标准制定过程中以及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专利滥用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章“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主要分析比较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法律规制,以及近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做出的最新的执法指南等。从对这些对专利权滥用的统一规制中抽离出有关于适用于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规制并加以分析。同时还对标准化组织为了防止专利权滥用对专利政策所做的更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第四章“我国对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现状和对策”分析了我国已有的法律体系,分析了现有规制的不足并结合新出台的反垄断法,寻求从标准化体制、专利政策以及反垄断法相关实施细则指南等角度系统地对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并根据技术标准制定和许可过程中不同的滥用行为寻求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求为我国自主专利标准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