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能造成松林快速枯萎死亡,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的全球检疫性和毁灭性流行病害。松材线虫病致病因子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Aphelenchida:Aphelenchoididae),并通过人为因素和媒介天牛等进行传播扩散。目前,应用生防微生物和植物性杀线虫物质防治松材线虫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Esteya vermicola,是一种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对松材线虫表现出高侵染性和寄生率,具有作为抗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剂的前景和潜力,在美国和韩国均获得专利。韩国忠南大学向本实验室提供了这种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松材线虫内寄生真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围绕E.vermicola新的培养方式、水量对其生长的影响、侵染浓度差异、树干注射防治试验以及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Coleoptera:Cerambycidae)传病率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对这种松材线虫内寄生真菌的生长条件与侵染活力展开了相关试验研究,以期为今后利用该真菌防治松材线虫病奠定基础以及提供相关理论证明。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配方大米培养基对E.vermicola真菌产孢能力的影响:E.vermicola在大米培养基中第3天开始长出明显菌丝,第5天后菌落长满了大米表面。50 g大米+50m L纯水+0.5 g酵母粉+0.05 g KH2PO4培养7天后,总孢子浓度达到最高值为6.4×10~7个/m L。其中月形孢子浓度最高值在50 g大米+50 m L纯水+0.05 g KH2PO4培养10天后,为8.8×10~6个/m L。(2)不同含水量大米培养基对E.vermicola真菌产孢能力的影响:含水量14.00%、42.67%、57.00%、65.60%和71.33%大米培养基显著影响真菌的其产孢能力;含水量为14.00%和71.33%时,真菌的产孢能力最弱;含水量为42.67%时产孢能力最强,显著高于同一天的其他水量处理,最高值出现在培养9天时,为6.0×10~7个/m L。各处理间产月形孢子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含水量为57.00%和65.60%的大米培养基中。(3)不同浓度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对松材线虫侵染活力测定:对不同孢子浓度1×10~5、1×10~6、1×10~7和1×10~8个/m L的侵染率实验显示,培养1d后,浓度为1×10~8个/m L的孢子杀线率明显高于其他孢子浓度,线虫死亡率为58.68%;在培养3d后,孢子处理线虫的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树干注射E.vermicola真菌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对松材线虫发生区松树注射E.vermicola,9个月后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健康松树树干注射E.vermicola两个月后人工感染线虫,树干注射E.vermicola的马尾松后平均存活率为61.76%,显著的高于注射阿维菌素组54.84%和线虫对照组27.96%。健康树上注射E.vermicola三个月后人工接种线虫的松树的存活率为65.32%,显著的高于线虫对照组49.29%。感染线虫的马尾松的存活率随着注射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浓度的提升而升高。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 L和1×10~8个/m L处理下,松树存活率分别为60%和57%,显著高于注射阿维菌素的松树的存活率13%;而注射浓度为1×10~6个/m 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组存活率为48.0%,而注射水组在存活率为43%。(5)E.vermicola对松墨天牛传病效率的影响:2018年5月和6月在从化温泉林间诱捕的152头松墨天牛携带线虫率为44.08%,松墨天牛单头含线虫量在1头到66000条之间。其中线虫数在1-10条的天牛数量占比最高为49.25%。在松墨天牛侵染松枝、泡菌天牛侵染松枝和天牛侵染喷菌松枝3种处理下,松墨天牛对直接喷洒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的松枝的侵染的能力最弱为22.22%,低于未经过菌液处理的松墨天牛对松枝的侵染率44.44%和浸泡了菌液的松墨天牛对松枝的侵染率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