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S rDNA位点的脆性特质及其调控机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S核糖体DNA(45S rDNA)由串联重复元件组成,其编码产物核糖体RNA (rRNA)约占细胞总RNA的80%。rRNA的活跃转录会在细胞核上形成核仁。核仁是rRNA加工成熟并与特定核仁蛋白组装的场所。核仁是被高度调控的结构,它的数目、大小和形态都随着细胞的代谢水平而变化。正常细胞中,只有少部分的45S rDNA拷贝能被转录,其余的拷贝则处于相对沉默的状态。表观修饰参与调控rRNA基因转录失活状态与活跃转录状态的转变。转录沉默相关的浓缩型染色质具有DNA高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以及H3K9me2等表观修饰。相反,活跃转录相关的松散型染色质具有DNA去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高乙酰化以及H3K4me2/H3K4me3等表观修饰。为了确保翻译系统的有序性和准确性,45S rDNA序列遵循协同进化模式。但其重复单元内不同区域的进化速率不一致。编码区的序列和二级结构都是高度保守的,而非编码区在物种间存在差异。此外,45S rDNA位点的个数、大小和分布在近源物种中也存在显著差异。该位点串联重复的特质有利于同源重组的进行,因而可能引发这些遗传不稳定性。我们早期的研究表明黑麦草45S rDNA是自发形成的染色体脆性位点。这为研究其遗传不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中,我们的结果表明45S rDNA位点既是复制依赖型又是转录依赖型脆性位点。ActD诱导的转录压力会导致不完整的5’ETS转录本的富集和多核仁的形成,并引发一系列表观修饰的改变,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H3表达量的降低以及组蛋白乙酰化和H3K4me2表达量的升高。ActD诱导的DSBs会在45S rDNA位点募集大量的yH2AX,但是下游的ecc rDNAs形成则被抑制。此外,我们在Hela和CHO中也发现了高度脱浓缩的45S rDNA脆性表型。这种脱浓缩现象及其引发的断裂与染色体滞后、染色体桥和微核的形成有关。高水平的转录压力可能是这些不稳定现象的驱动力。具体的结果如下:1.复制抑制剂APH和转录抑制剂ActD都能诱导产生植物45S rDNA的脆性表型。中期染色体上,APH诱导的45S rDNA断裂往往出现在端部或近端部,并在染色体上形成空间上完全隔离或仅有少数DNA纤维连接的断裂末端。ActD诱导的45S rDNA异常表型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末端分布现象,形成明显的断裂位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ActD处理会使整个45S rDNA位点都呈现高度拉仲的脱浓缩的脆性表型。45S rDNA脆性位点的细胞学形态类似于人类染色体上的普通型脆性位点的表型。APH和ActD处理也能使间期核上出现45S rDNA的脱浓缩现象,形成弥散的纤维状FISH信号。但是,这两种处理都不能影响玉米着丝粒和Knobs位点的稳定性。2.高水平的转录活性有利于自发形成或ActD诱导的45S rDNA位点的脆性表达。正常黑麦草中,自发形成的45S rDNA断裂位点具有很强的银染信号,而正常的45S rDNA位点几乎没有或只有非常弱的银染信号。类似地,ActD处理过的玉米中,具有脱浓缩脆性表型的45S rDNA位点上有大量AgNOR蛋白的共定位。同时,ActD处理会使玉米细胞内积累大量不完整的5’ETS转录本和出现多核仁现象。这表明,ActD处理在显著抑制RNA Pol I转录延伸的同时会促进rRNA基因的转录起始,从而迫使更多的原本处于浓缩状态的rRNA基因转变成脱浓缩状态并分散在核基质中,形成多核仁。这种转录相关的脱浓缩现象会妨碍中期染色体的折叠,促使45S rDNA位点出现脆性表型。3.大量的表观修饰变化参与调控ActD诱导的玉米45S rDNA位点的脆性表达过程。亚硫酸盐测序的结果表明ActD会诱导出现位点特异性的去甲基化现象。这些特异的位点分别是启动子部位的第16、24、31、35和57位CpG二核苷酸。ChIP结果表明ActD处理会使组蛋白H3的总含量出现大幅度的减少,只占正常含量的11.1%~20.5%。与H3相比,H3K9ac、H3K4me2、H4K5ac和H4K16ac的含量明显升高。相反,H3K9me2的含量却略有下降。这些表观修饰改变可以促使转录沉默的浓缩型染色质(异染色质)转变成活跃转录的松散型染色质(常染色质),最终可能会导致45S rDNA位点的染色质包装失败和脆性表达。4.DNA损伤反应也参与调控ActD诱导的玉米45S rDNA位点的脆性表达过程。yH2AX(?)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ActD处理会使多核仁周围出现大量的yH2AX信号。相反,正常核仁周围的信号很弱。ChIP结果也证实ActD处理会使玉米45S rDNA区域的yH2AX含量升高。yH2AX富集现象表明ActD胁迫条件下,有大量DNA断裂出现在脱浓缩的45S rDNA位点。出乎意料的是,定量结果表明ActD处理会使ecc rDNAs的含量略为降低。这表明45S rDNA位点的染色单体内同源重组修复或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被抑制。ActD诱导的DNA损伤积累和DNA修复抑制可能会使更多的45S rDNA断裂未经修复就直接进入有丝分裂中期,并在染色体上形成脆性表型。5. FISH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Hela和CHO细胞系的中期染色体上也存在少量高度脱浓缩的45S rDNA脆性表型。有丝分裂后期,45S rDNA脱浓缩会使所在的染色体处于滞后状态,甚至会造成后期染色体桥。子代细胞的反向移动会使脱浓缩的45S rDNA位点产生断裂。这种断裂会使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化,并在细胞核附近形成微核。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证实在不同的细胞周期(间期、中期和后期)都存在yH2AX和UBF的共定位现象。这表明高水平的转录压力可能是造成上述45S rDNA位点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这篇论文的主体由三章组成。 第一章 链环的trip矩阵 L.Zulli[24]首先构造了一个mod2的矩阵可以用于计算纽结的Kauffman尖括号多项式,称之为trip矩阵。这里,我们研究了链环的trip矩阵。主要结果: §3.1 定理 若状态S是从状态AA…A经过i1,i2,…,ip位置上的标记替换(A换成B)而得的状态。设Ts是将trip矩阵T的左上角n×n子块中aj1j1
学位
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最为基础的现象和课题之一。对纳米尺度上的这一现象的电致发光研究不仅有利于电致纳米光源的研发,而且可以为纳米光电集成中的光子操纵带来契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量子发光体和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的局域等离激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方向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表面局域等离激元是一种外界电磁场作用下由纳米金属结构与介质界面上的集体电子气振荡。由于等离激元在亚波长范围内的高度局域性和场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 EGFRvⅢ)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人脑成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对成胶质母细胞瘤A172细胞增殖、侵袭性迁移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GFRvⅢ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60例人脑成胶质细胞瘤及其瘤旁2cm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建立稳定高表
DEAD-box RNA解旋酶是RNA解旋酶中最大的家族,它们参加RNA代谢中的许多过程,包括转录、mRNA和tRNA加工、蛋白合成、RNA出核和降解等。DDX3是DEAD-box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ATP酶和RNA依赖性解旋酶活性,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报道DDX3具有肿瘤抑制和共转录调控因子的作用,但是DDX3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本论文通过筛选,揭示DDX3和NF-kB的p65亚基
自然转化、接合和转导是目前已知的三种经典的细菌基因水平转移途径,可以通过对供受体细胞间直接接触的依赖性以及DNase敏感性验证来对这三种过程进行区分。而在这三种细菌水平基因转移方式中,只有自然转化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细菌基因转移过程,它的进行涉及到细菌染色体上数十个基因的功能,而接合和转导则分别只与质粒和噬菌体相关。说明在微生物进化的历程中,转化很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研究历史看,自然转化长期以来
本文首先对当前国际上有关大气常规金属层、偶发金属层和金属层白天观测研究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阐述,接着对大气激光雷达原理及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采用北京高时间分辨率的激光雷达数据对钠常规层的变化率和特征时间进行了计算,通过连续性方程将观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得到金属层内部小尺度变化的可能机制,最后基于武汉地区铁钠雷达同时同体积观测数据发现报道了铁钠双层同时偶发现象并对其形成原因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灌溉在农业生产中对保障粮食持续增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行业间用水竞争压力大,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但是,结合南方长藤结瓜灌区灌溉水从水源到田间的用水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单一地追求节水效益而忽略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南方灌区基于合理尺度单元的水库和塘堰联合供水模式水量分配计算方法及模式失效风险评估方法有待完善;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方法计
近年来,多主体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已经成为复杂系统研究的一个焦点。一方面,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和微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工程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分布式系统的控制问题,如集群现象、编队控制、分布式计算、协调控制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针对单一决策主体和单一决策目标的传统控制理论已不能解决网络化系统中产生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在生物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自组织现象,即不同个体间局部的相互作用可
咪唑环与苯环、吡啶环、嘧啶环和噻唑环等环系构筑的唑类稠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药物活性丰富、作用靶点明确等优势,而且拥有荧光发射波长可调控、生物安全性良好等优点。作为典型的咪唑类稠杂环,咪唑并吡啶、咪唑并噻唑和咪唑并噻二唑等通常被选为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候选物,在靶向药物分子设计与生物荧光成像等领域被广泛研究。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唑类稠杂环为母核的新型有机荧
冶炼工艺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半导体或化合物等材料的手段,它是冶金工业的基础,为加工成型等后处理工艺提供原料来源。几千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冶炼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更清洁更节能地生产更优质更廉价的金属、半导体或金属化合物等。火法、湿法和熔盐电沉积冶炼技术为现代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优质廉价的钢铁、铜、锌、铝材等,但这些冶炼技术用于生产难熔金属诸如钛、锆、铌、钨等尚存在流程长、工艺复